全球化还是美国化?美国文化强势如何挡?

人气 936
标签:

【大纪元7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特稿)国际观光客几乎走到世界各个角落都可以收看CNN的新闻、看MTV,上麦当劳吃汉堡。这些被定义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在许多国家的年轻人看来,已经是现代都会生活的一部分;反过来问美国人,却未必都认同垄断式的电视文化或是讲求方便的速食文化就是“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入侵在欧洲及亚洲是谈了几十年的话题。一向在文化上有优越感的欧洲人虽然不愿承认美国的大众传播影响力会动摇其价值观,却也不能不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法国对外来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及德国播出的外国节目多半是德语配音,来降低“美语文化”的影响。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影响已经难以抵挡。

科技的精进和经贸全球化的发展让任何的防堵措施都显得愈来愈乏力。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架构下,基于保护本土产业的关卡和障碍都逐渐被拆除;通讯及网路科技让资讯的传输不但即时而且无远弗届。由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多勤习英语(或是美语),当“英语”资讯以强势在不同文化的社会呈现,它造成的印象及影响力不言可喻。

二零零三年春天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不只是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全球各地都出现对于美国强势作风的批评,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被提出讨论及批判。英国学者乔治.马凯(George McKay)曾表示,当一股文化势力入侵时,难免会遭到抗拒。他指出,这些反感和抗拒其实正反映出希望护卫主体文化人士长久以来的忧心。

美国文化在全球各地的强力输送,居功最大的应是财大势大的电影事业及电视传播媒体。娱乐性大于知识性的电影及电视呈现的情境与人物塑造出外国人对美国及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印象。由于几十年来大者恒大是美国电影及电视事业不变的原则,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媒体主要操纵在几个财团手中,少数垄断的情况非常严重,许多美国的传播学者也并不认为这些各有其利益取向的媒体能代表美国的价值观。至于屡被提起批判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其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王国”的生意经。

多年来,主管电视及广播的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为了维护地区性电视及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地方性节目,对于全国性的电视及广播公司拥有地方电台的比例有一定的上限。二零零三年六月,委员会宣布准备放宽这方面的规定,却遭到强烈的反对。许多学界及传播界人士都认为,一旦放宽规定,目前已掌握许多全国性媒体的大财团若出手并购,地方台多数落入财团掌握之后,不只地方事务难以获得电子媒体的关切,全国性的事务也只有财团倾向的观点。

日前由南美洲的委内瑞拉、阿根廷、古巴和乌拉圭政府所支持的拉丁美洲电视频道 Telesur 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正式开播,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拉丁美洲自己的声音,对抗美国媒体的影响力。其实,美国各地的地方电台即使是惨淡经营,也都不放弃,要对抗美国媒体财团的势力。媒体垄断也是美国国内有识之士忧心的问题。

相关新闻
【市场营销系列讲座】非完美市场与汽车保费
广东佛山农民抗议政府征地 与警方冲突
Eminem(痞子阿姆) 澄清无近期要退休的计划
美将首次向驻台机构派现役军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