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明:治水政治学

徐永明

标签:

【大纪元8月22日讯】  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斯在纽约论坛报发表过一个有趣的观察,认为传统“东方独裁”的产生源于治水的需求,他认为:经济用水和普通用水的需求,在西方会引导私人的组织转为志愿团体,如荷兰和意大利,然而在文明不够发达的东方,领土延伸广大以致于无法产生志愿性团体,治水的需求则会迫使政府中央集权的干预,因此,一项经济性的公共事务功能移交给了所有的亚洲政府。

这解释了为何东方独裁都是巨型的官僚组织,而当民主治理成为西方社会的普遍价值时,东亚许多社会还在争辩亚洲价值适不适合民主政治,这大概是马克斯观察敏锐之处。

这个观察,放在台湾目前关于桃园缺水的争议,乃至最近立法院关于治水条例与预算的角力,仍然具有时代意涵;显然,治水这个古老的自然挑战,并未因为科技发展、政治民主化而离我们远去,反而因为经济过度开发、全球气候恶化等趋势而成为严厉的生存议题,台湾目前治水的争议必须放在这个脉络下来理解,无论是水患还是缺水,都将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问题是,台湾政府的治理能力准备好了吗,台湾所谓双首长制能不能面对这个新型态的治水政治,而台湾以选举为导向的的民主政治,是不是提供了足够的工具来处理这个古老的自然反扑,这些疑问都在这次桃园缺水事件中展露出来,成为人事赏罚之外最重要的焦点。

首先在治理能力的层次,桃园在台风之后缺水,并不是没有足够的水源,而是因为水质太混浊,无法净化为民生利用的自来水,这里天灾的因素并不是主要的元凶,人祸才是值得关注的,除了水源地的过度开发、石门水库的滥用之外,更重要的是整个台湾水利官僚的怠惰,今年的缺水并不是第一次,去年就已经发生过长达两周的缺水,整整一年间,水利官僚展现出来的无作为,忽视水问题的新挑战趋势,是这次治水政治的源头。

接下来,因为陈总统发飙说重话,警告行政团队如果不能即时解决缺水问题,就是辜负台湾民众的期待,事情因而急转直下,行政院长谢长廷在石门过夜,要等北桃恢复供水后才离开,这里凸显了台湾宪政体制设计中的双首长特质,行政院长是直选总统的幕僚长,还是总统必须尊重行政团队的自主权,虽然权力的来源在于总统的选票,治水的政治性硬是强化了这个紧张关系。

同样的,无论是台风对于中南部,以及农林产业的肆虐,还是在立法院关于八年八百亿治水预算的政治角力,治水在台湾已经是一个政治议题,尤其年底地方首长的选举将届,治水势必成为朝野攻防的焦点,这是台湾选举民主的特性,一旦公共性议题贴上蓝绿的标签,那么理性、专业讨论的空间就会被压缩,完全是意识型态,乃至面子问题的考量。

如果不能跨越官僚的怠惰,降低宪政体制中双首长的杆格,乃至避免治水预算的颜色化,那么治水这个古老的自然巨兽将会与我们同在,这是对于二十一世纪台湾的莫大嘲讽,显然治水已经不是一个天然灾害议题,而是台湾结构性矛盾的凸显,当水患的受害对象是没有蓝绿之分时,谁能打破蓝绿的政治界线,谁就会是台湾的治水英雄,那么民心的所趋将会是非常清楚。

治水是大自然的挑战,也是人类意志与智慧的具体表现,甚至影响了后续文明制度的发展,这是政治人物在处理治水危机时,必须积极思考的历史转机。

──原载《南方快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国亲不排除下会期  共提治水条例对案
国亲回批政府 假治水、真A钱
焦点评论╱蓝营选举考量 甘被橘军绑架
扁激出团队治水战力  谢揆扳回颜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