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基会:市售健康食品多非法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二十四日电)“天然A尚好”是不少健康食品爱用的广告词,但“天然”就真的等同于“安全”吗?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今天提出警告,指市售健康食品中,仅有六十八件获卫生署核准认证,其余多数为自行宣称的不明食品,呼吁民众勿轻信购买食用。

随着养身风气的盛行,台湾、日本甚至欧美等先进国家,近几年来都十分流行似药又似食品的“健康食品”,种类更是从维他命、矿物质、健康茶类、整肠用保健机能食品到各式胶原蛋白无所不包;但消基会调查后却发现,国内市售健康食品大多数都没有合格许可。

消基会副秘书长游开雄上午在记者会表示,市面上有成千上百自称是“健康食品”的商品,但经行政院卫生署依法正式核发健康食品许可证的,截目前为止却只有六十八件而已,也就是说,其余的商品根本全部都不是健康食品。

游开雄说,“纯天然成分”也是健康食品容易让消费者心动的广告巧语,但事实上,天然却并不一定等同于安全,因为即便是无害的素材,在经过不同厂商特殊加工,或不当的配方、剂量调配下,也可能转变为有害,严重者更可能使病人病恶化。

以国人常用、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胺的保骨药“维骨力”为例,消基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市面上就充斥着众多宣称具同样功效,却在葡萄糖胺之外,胡乱添加其他如胶原、维他命成分的健康食品,安全性十分堪虞。

消基会食品委员会委员徐源泰提醒民众,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健康食品与药物,因为不少健康食品可能含有类似葡萄柚等成分,容易造成血中饱合浓度提高,干扰药物的吸收及功效,进而造成肝、肾负担等问题,结果往往花大钱却赔上健康。

消基会建议,民众购买健康食品时,一定要认明卫生署的许可证号,而任何标榜可“立即见效”、“治好癌症”的广告也不要相信,因为健康食品仍是食品,除可能作用较温和、副作用较少外,绝对没有其他神奇的功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