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台风之旅II

张三 撰文、摄影

人气 1
标签:

从来没有这么的关心台风过,昨晚就开始看新闻气象关心台风动态,心理担心着此次的旅程,气象预测是明后日才会登陆,但速度加快已变成强烈台风,昨日已参观拍摄一些景点,心里计划着,如果今晨风狂雨骤,就一早离开宜兰,到台北县的其他地方晃晃。

此次的旅程,我们是住在传统艺术中心,一早起床天气尚青,阳光不烈有点水汽,气氛中有点风雨前宁静的味道,就先在园区里逛逛,园区的早晨清爽有别于夜间的凄迷,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福泰冬山厝宿舍区的桥下水道里,长满了通蓬草,感觉就像电影里的的青青河畔草,有点芳草萋萋。



传统艺术中心的设计师是黄声远,园区有些桥是石头堆砌的,房舍大多是红砖水泥,有点极简主义,我不太喜欢太复杂的建筑,或者太光亮显眼的,有时简单就是美。



早晨无人的民艺街道,广告着布袋戏的百年风华,街道有铁铸的镂空图案,称着灰白的天空,戏台写着“粉墨乾坤”,我粉墨登场了,戏台彩绘雕刻非常华丽,正面是“天官赐福”后面是“双鹤朝日”。



对面是文昌祠,两旁的对句也是我喜欢的,“片时,千古”“风斤,月斧”,简单明了,又有意境,传艺中心是可待上一天的,传统艺术也有卖点,就看如何经营了,还有其他行程,七点半照完团体照就离开。



才上车没多久,就一阵急雨,见识到台风的威力,先去看利泽简老街,这里属于溪南旧口岸,是溪南第一街,下车时阳光又出来,地面微湿,我们看三栋老房子,老街最重要的地标就是“利生医院”,



在十字路口上,现在是利生牙医诊所,挂着牌子写本日休诊,医院名称应该是取自尚书的“正德利用厚生”,“私立利生医院”,英文是“LI-SHENG HOSPITAL”,两层楼的建筑,在日据时代显得高贵大气,




有张名片是附近的文史工作室的,名片的底图可看到矗立在河道之前的老照片,三年前来时可以进到里面参观,有一些药柜挂号的场景,后面庭院里有堆放很多的日式TR砖,今日再来看,TR砖已经作成后面小花园的花台,种上花草展现新意,蛮不错的古物新用,



诊所对面就是戏院,戏院名称前两字已被抹除,不知是否为“利泽戏院”,电影看板拆除后,可看到大的阶梯式的面墙,戏院现今好像是小型的加工厂,昔日电影院的铁栅栏及售票处依稀可见。

到二结王公庙,是为“镇安庙”,建筑的特色是龙柱两旁刻有八仙的图案,再一次认识持拐杖的李铁拐、吹笛的韩湘子、负剑的…..,宜兰地区诸多庙宇都是此种类型,这在西岸是少见的,正殿梁栋架构的瓜筒,是雕刻成象鼻收尾的,有别于一般像鸭掌的蹼,而庙内捐献者的名单,是用磁砖烧的,也是少见,


车上几个人先分享宜兰行的经验,然后睡觉养神,路上有点塞车,很久才离开雨中的宜兰,回程经过北关附近,在车上就看到一卷一卷的白浪滔天,就像海龙王的兵将一波一波的袭来,惊呼声不断,只差没有惊声尖叫,

虽然想赶快赶回去,但也想下车拍照,所以用上厕所的理由,请求老师让我们下车拍照,这时也天空作美只有风没有雨,只有浪没有船,只有强风卷起千堆雪,扬起美女的秀发,这场面气势,就是大浪连袂而行,遇到礁石激起漫天的浪花,淹没石头,过后水落石出,又一波的大浪而来,



看了两天静静无语的庙宇老街民宅,现今看了声雷俱响的海涛巨浪,动静之间皆是自然美景。夏日里的台风天,穿着短袖,不冷不热的,刚刚好的温度,因缘际会的刚好看到海潮,这非预定的行程,刚好遇上了,就如你我的相遇,海棠台风,不会忘记的名字,我们就忘了前面的风雨,只记得后面的浪花。

真正是依依不舍的上车,再后来的几个海岸沙滩,就不在有惊呼声了,想要顺路参观铁路旧隧道,到附近时,这时天又开始下雨了,顺从老天爷的指示不参观了,

行程有时是要随缘的,经过龙洞隧道又想到西灵岩寺‘见见见见见见见’的故事,车子倏乎而过,综观两日行程的转变,也如铁达尼号的感觉,昨日的晴天丽日,转为今天的狂风暴雨,而今日大气魄的海岸远天,也正是昨日的蓝天。 

在车上分享几个宜兰行的经验,海棠台风就真的是惊涛拍浪,被台风追着跑,跟台风比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蛮好玩的,

而这海边最美丽的浪花,就当作是行程美好的句点,让我们认识真正的宜兰,台风天的宜兰行,有个美好的回忆,宜兰好山好水,若你不是宜兰人,作个宜兰人的女婿也是不错的。

——本文转载于虎茅庄的旅行 http://home.kimo.com.tw/tigergrasstown/
@

相关新闻
张三一言 :我为什么要提“魔鬼辩护士”
曾荫权卖港觅封侯
台湾桃园民居坑子篇II
朱桦携新歌复出 沉寂三年只因戴“牙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