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溪: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清溪 / 台大经济系教授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讯】今天六月份的《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有一篇文章〈中国能源的灾难:油尽灯枯〉(China’s Energy Woes: Running on Empty)分析中国的能源危机,提出很中肯的警告。但是文内有个问题论点,虽然不影响作者的结论,但依然让人有“尽信书不无无书”的感觉。

作者(Philip Andrews-Speed)提到,过去两年,中国能源需求每年增加速度(超过10%)高于GDP成长率(不到10%),使能源密度(即每单位国内生产毛额GDP的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亦即能源使用效率恶化,逆转了过去二十年的能源效率之提升:文章中说中国在1980与1990年代,经济年成长率(5%~10%)高于能源消耗年增率(5%~8%),能源密度平均每年以5%~6%速度下降,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改善,云云。

推论中国在八十、九十年代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是建立在“中国统计数字正确”这个假设上。但这个假设是不存在的。匹兹堡大学的Thomas Rawski教授就曾质疑,在1997~2000年间,中国GDP累计成长了24.7%,但同一时期能源使用却“负”成长了12.8%,完全违反常识判断。Rawski根据能源消费,推论中国实际GDP成长率,在1998~1999各约在“正负”2%之间,也就是说,所谓的“七上八下”的成长率,最多只有成长2%,也可能是萎缩了2%。

中国统计资料有问题,已经闹成国际笑话。在它的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可以看到各省市经济成长率皆高于全国成长率的矛盾。大纪元最近对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胡星斗的专访,胡教授说:“现在的各种统计数字作假现象太严重了,所以很多事情是无法令人相信的。”“中国的现行制度必然造成:虚报浮夸、造假数字,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样一种状况。据很多人向我反应,他们那儿的数字是怎么出来的,都是假的。什么产值、计划生育的状况、小学的入学率、农民的负担、农民的收入、招商引资,等等数字,全都是假的,一些朋友或者当地的一些官员,都说:这是假的,都是编造出来的。”

进一步讲,就算GDP是正确的,计算能源使用效率,也要在“生产出来的东西是有用的”这个前提上,而这个前提在中国也同样有问题。杨小凯教授曾提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十几年间(1980~93),存货占GDP平均7%。正常情况下,当年存货的增加最多不应超过GDP的3%,超过的就是明显卖不出去的东西。以此计算,中国在那十几年间,至少有四个百分点的GDP是生产出没用的东西。这样的能源使用效率,还有效率吗?

中国还有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当年SARS肆虐中国时,专家发现中国贫困地区的SARS死亡率比都市要低,迥异于其他国家。遇到这类问题,比较一致可解的办法,就是怀疑资料的正确性,当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问题,才不致陷于困境而不能自拔。

《远东经济评论》这篇文章,算是“具有中国特色”资料的受害者。但如果不能体察到资料的问题,想要继续追查“何以前期能源效率改善?后期恶化?”那就会自陷困境,继续当错误资料的受害者。◇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陈劲松:胡锦涛访俄,再度空手而还
中国能源:好消息和坏消息
中国将面临煤炭供应不足问题
从优尼科收购案  看中国能源危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