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是什么?

人气 32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讯】去年十二月下旬,立法会否决了政制方案后,曾荫权随即赴北京述职。温家宝总理接见他时,指示他要注意和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接见后,他对传媒说:这深层次矛盾与政制方案被否决无关,不是在政治方面的,而是指在经济方面。他又略作解释,在经济方面的深层次矛盾,是指高地价、高租金、高薪酬,以及经济转型中百多万无专门技术的低薪雇员,未能提高技术以适应。

温家宝的指示,原来的意思是否如曾荫权所解说的呢?北京方面无进一步的透露。不过,假如香港真的存在有深层次的矛盾,这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足以影响到繁荣、安定、和谐、发展。经温家宝指示,我们也不妨来讨论一下,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到底是什么?是否只在经济方面的?

中国也有深层次矛盾

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行政特别区,是“一国”统治下的其中一制;不了解这“一国”,就无法了解这一制。所以,要研究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先研究中国大陆是否也存在有深层次矛盾。假如有,对香港是否有影响?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政策。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谓两个基本点,就是在经济方面的开放改革,以及在政治上的“四个坚持”。简单来说,就是要发展经济,以免经济崩溃而导致中共政权垮台。要发展经济,便取消过去的计划经济,代之以自由市场经济。但知道自由市场经济必然会激发人民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要求,这是一定要镇压的。于是在经济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在政治上则坚持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

胡耀邦和赵紫阳都是支持和推动经济上的开放改革的,他们同时在政治上较为开明,认为也须进行改革。他们两都被迫下台,两人的悲剧也就是中国大陆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六四后政治改革销声匿迹八九年六四事件后,随着赵紫阳的下台,党内其他开明人士都受到清洗,政治改革的声音再听不到了。

八九民运最初的口号是“反贪污、反官倒”。六四事件至今已快十七年了,贪污腐败不是比当年更严重千倍百倍吗?不少中共元老和要员都说过:假如再不制止贪污腐败,便会亡党亡国。即使说得这么言重,贪污腐败却日益猖獗,已达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空前程度。“亡国”未必,但“亡党”的危机将迫近眉睫。

此外,贫富悬殊、弱势社群处境日蹙,社会矛盾深化,民众抗争事件无日无之,矿难频仍,医疗和教育问题制造出无数悲剧。这是六四事件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出现而正在深化的社会问题。

这些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就是经济与政治的矛盾,也就是中国大陆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的矛盾

中国大陆坚持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必然不会让香港走向民主化,实行普选。香港已是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国际都会,在经济上是高度自由市场经济,但在政治上却比回归前倒退,经济基础与其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完全不互相适应,这才是香港的深层次矛盾。

曾荫权所说的高地价、高租金、高薪酬,以及经济转型而劳动人口未能及时追上,这些情况除经济转型这一点没有那么突出外,其他的在回归前不也是同样的吗?那时候不也是高地价、高租金和高薪酬吗?为什么那时候没有成为深层次的矛盾,经济仍然向前发展,社会仍然保持繁荣安定呢?可见,这些都不是香港最忧虑而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回归前的香港是一个殖民地,也没有民主政制,为什么那时候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致于影响社会的繁荣安定,成为深层次的矛盾呢?

回归前后不同的民主诉求首先,回归前香港虽然没有民主,但宗主国英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总督受执政党管辖,执政党受国会制衡,这样,保障了香港虽然没有民主,但仍有自由、人权和法治。比如,那时候就没有出现好像回归之后那么明显严重的官商勾结,即使一些英商财团,也没有像今天一些地产财团那样受到政府的照顾。

其次,那时候是殖民地,是战败而割让了的地方,市民享受不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有点甘心命抵。但现在却不同了,是公民的一分子,何况《基本法》规定了“高度自治”的呢?主权的回归,特别是《基本法》规定了最终达到普选,这都激发了市民的民主诉求。

最后,现仍有一半香港市民是四九年后为逃避酷政,从大陆逃到香港来的。那时候,香港的自由、人权和法治,使他们如到了避难所,与大陆比较已心满意足,不会妄想民主政制。今天的香港市民,却害怕大陆的那一套独裁专制搬到香港来。他们不相信北京的承诺,三次人大释法,已令他们丧失了对《基本法》的信心。因此,他们亟望香港能有普选,有一个民主政制,去保障自由、人权和法治。

香港能够成为新加坡第二吗?

说到底,经济上开放改革,政治上独裁专制,这是中国大陆最基本的深层次矛盾。中国不进行政治改革走向民主,香港也难于走向普选和民主,因而也构成了香港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矛盾,这就是香港的深层次矛盾。

把香港变成新加坡第二,经济上是高度资本主义的国际大都市,政治上却保守专制,这是北京朝夕的梦想。但是没有想到,两地的地理环境不同,新加坡可以利用邻近国家华侨的遭遇,令国人接受保守专制的制度。新加坡近年已开始,一点一点地放松政治上的压制。北京有没有看到这些转变呢?

自回归以来,香港的民主政制虽然倒退而没有进展,但公民力量不断壮大,○三年“七一”大游行和○五年“一二四”大游行,政改方案被否定,都说明这一点。这是新加坡完全比不上的。要想把香港变成新加坡第二,必定会激起强烈的反击,在反击中公民力量又会进一步发展。

归根到底要着眼中国的进步

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唯一的方法是实行普选和建立民主政制。目前,这矛盾还未突出和激化,但不预见去注意和解决必会影响到经济,进而危害到社会的安定。但中国大陆不走向进步,实行政治改革,就难让香港去注意和解决这个深层次矛盾。所以,归根到底,中国大陆也须注意和解决其深层次矛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