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太阳光电与地标结合 激发创意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四日电)今天下午在台北科教馆举办的“2006年金羿奖—太阳光电地标建物应用设计暨创意应用观摩竞赛”中,设计者将古老的新竹车站加上太阳光电,成功改造都市景观和行人安全;还有在台湾西南沿岸的养殖渔业和太阳光电结合,一改偷电的臭名,不但电力自给自足,还能回卖台电,再赚一笔。

经济部能源局指导,工业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06年金羿奖—太阳光电地标建物应用设计暨创意应用观摩竞赛”,参赛者飙创意,各种想像不到的创意几乎展露无遗,而且往往还发挥许多连当初设计者都没想到的附加价值。

在“太阳光电地标远物应用设计组”中,第二名的“Solar-Aqua Factory—日光渔场”,居然把脑筋动到西南沿海的养殖业者头上;设计团队之一的王诗婷,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景观建筑及都市计划研究所,和目前在麻省理工就读的学弟庄智超,看到养殖业者为了打水车供氧而发生偷电情形,甚至冬天低温时养殖鱼缺乏加温而冻死,因此想到利用太阳光电。

王诗婷说,西南沿海偏僻、空旷、日照猛烈,因此团队设计一个活动浮箱,内装马达和蓄电池,表面有太阳能板,箱子四周可自由加装水车,利用卡榫将两个或三个浮箱串起,供应水车的电。

王诗婷指出,台湾西南沿海有45383公顷养殖面积,只要七分之一 (约6750公顷)装置太阳能板浮箱,一年就能省下一座核四厂的电力,养殖业者不但不用偷电,反而有多余电力还能回卖给台电公司,再赚一笔,何乐不为,而且可以改变偏僻荒凉的景观,谁说传统产业不能高科技化?

另外一位专长建筑、经常来往台北新竹的胡捷荏,他有感新竹火车站是90年资历的巴洛克建筑,但车站前人车杂沓,非常危险,因此他将整个车站连同左右两边全部用太阳能板和玻璃包覆着,太阳能板置于屋顶,前方是玻璃帷幕,但后方面对铁轨及左右两边均留有大片镂空,供通风使用。

胡捷荏表示,利用火车进站时压缩附近空气形成负压,强迫带动空气流通,自然把热气带走,加上帷幕内还有喷水池可协助降低温度,所有车辆从站前的中华路二段进入地下,再从另一端离站,形成了人车分离,不再杂沓危险。

他说,屋顶上太阳能板有3000平方公尺,一年产生的电力足供64户4口之家一年之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