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中国人有名校情结 只认清华北大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月20日讯】目前在中国大陆社会上常对名牌大学的崇拜上,家长和学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一项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怀着对名校的无限崇拜,许多人心中的名牌大学,也不再是一所学校本身,而升华成了“成功”的代名词。这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调查显示,76%的人认为名校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68.1%的人觉得从名校毕业后能更容易找到工作,49.4%的人认为,进了名校,就意味着以后能挣到更多的钱。

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考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

自打有人开始给大学做排名,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公务员张先生就一直盯着给儿子张久搜集资料。开始是剪报,后来就改成了买书。谁知,大学排行榜的版本越来越多。张久现在才上高一,他的书桌上已经堆放了9本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了。

张爸爸对儿子说:“你要是考出个能进清华、北大的分,咱就不用考虑后几名谁先谁后了。

名校情结在中国大陆演绎越来越烈,这几年还形成了新的“独木桥”:从幼儿园开始就惟“名”是从,名幼儿园、名小学、名中学,直到名牌大学,因此如何提高学校的品牌形象名校成为各校的重要任务,

一名任职于私立高中的老师说,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学校搜集“高考伤员”的时候。每年的高考分一出来,他就会透过关系去重点中学抄下一大堆电话和地址,然后试着说服那些只差几分的落榜生去他的学校读“高四”。

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拚命,基本功也好,第二年至少能考上个重点大学。该名老师说,许多中学就是靠搜集落榜尖子生才成为名校的。他们圆了名校梦,我们学校落个好名声,这就是双赢。

一家外企公司的部门经理说,所谓的“名校光环”都是人造的。可能在应聘的时候名校学生有点优势,真正开始工作后,只有最能胜任的员工才会受到重用。一个成熟的公司每年对员工有考核,你做得好不好,有数据说话,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另一位在北京某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张经理说,公司里只有能胜任工作和不能胜任工作的两种员工,我们从来没有区分过名校员工和非名校员工。

一位网友评论说,现在的情况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制造出了教育的两极分化,社会和一些媒体跟风炒名校,最后受害的是学生、家长,甚至是整整一代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诬指教授抄袭论文  女研究生被诉
北约国防部长会议 坚推增兵阿富汗
高速公路电子收费使用率不及3%
北约国防部长未就快速反应部队经费达成协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