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专论:“扁马会”让胡锦涛自惭形秽

标签:

【大纪元4月16日讯】如果讲美中台正在上演着一出“现代三国演义”,陈水扁、马英九和胡锦涛显然是其中的重要角色,而且他们之间又形成了一个相当独特的“三角竞争”关系。马英九最近的访美,各方反响热烈。应该讲他此行是比较成功的。之所以成功,并非他的个人魅力,而是他所处的政治地位。台湾最大政党、也是最有实力的在野党—国民党的主席,在政坛人气正旺,不少人都看好他是下届台湾总统的“当然人选”;同时北京对他爱恨交加,既视其为统战对象,不像对待阿扁那样去封杀他,相反用一些呼应的“善举”,为分化台湾埋下伏笔;又恐惧他坚持“平反六四”的潜在威胁。

在扁马胡的三角关系中,马英九目前处在最有利的位置,而且他本人对此也加以充分利用,一路上左右开弓,即左手用“国家统一”打台独阿扁,右手用“平反六四”迎击坚持专制的胡,暂时赢得了一个在政治上左右逢源的局面,为未来大选积累了政治资源。

也许比较这三人的经历,有助于我们看清楚他们之间未来的互动。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衡山县,现任台北市长。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担任过蒋经国的秘书、法务部长等职,政治形象清明,尤其在台北市长任内,于两党政治冲突中保持行政中立,在国内外公开场合坚持对现任总统的应有尊重,使他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政治家。

陈水扁1951年2月18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县,曾任立法委员、台北市长。2000年代表民主进步党竞选总统成功,2004年又竞选获得连任。他也是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成为职业律师。“美丽岛事件”中,陈水扁受邀担任被告之一黄信介的辩护律师,从此涉入政治,成为台湾反对运动的一个重要成员。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包括这次扁马会,他们已经几度交手,相互间的熟悉程度,远远要超过对岸的胡锦涛。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职业政治家。

胡锦涛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5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1964年毕业任政治辅导员直至文革发生后的1968年。后来在甘肃工作受到中共大老宋平的提携,从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书记、省委书记,直至1992年被邓小平钦点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10年后任总书记,去年接掌军权后成为中共第四代当家人。美国人看扁马应觉得是自己的同类,但看胡决不会有这种感受。

从年龄上看,这三位基本上是同一代人;扁马都是学法律出身,胡学的是工科;扁马都是职业政治家,胡是工程师出身的党务专家;从权力来源看,扁马主要靠选举,而胡则是靠“太上皇”私相授受。虽然在国家结构和发展前途方面,扁马之间有截然不同的取向,马胡之间或存在某种相似性,但是作为政治家来讲,扁马间的共性是主要方面,而且他们都必需向选民负责。

基于此,马英九访美返台,旋即举行扁马会,朝野合作的诚意提升了台湾民主政治的品质。这确实让胡锦涛汗颜、忧心—中共的统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三人的关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图像是:在赛场的跑道上,扁马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拼比,目标是民主宪政;而胡锦涛却背对着扁马,朝着相反的方向,坚持一党专政不掉头。扁马与胡之间的距离,就像是两岸间的距离,需要大陆通过民主转型才能缩小,否则这个距离只会越来越大。

转自《动向》2006年4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群众抗争不断 公安腐败 周永康请辞
去年大陆警民暴力冲突逾三千起
专访高大维:中共最相信退党真实性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