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失落的文化习俗—–乞墓粿

吴树枝

人气 138

在孩提时代每逢清明节,常跟父母及家人去扫墓,而墓地往往有好几处,离家最近的有7公里,远的更是在遥望宜兰龟山岛40公里外的海边铁路旁。于是将家人分配数队人马各自去做扫墓工作。我是七兄弟中排最小的,总是跟着妈妈或是跟着爸爸一块去。

前一天,就会动员全家人忙的不亦乐乎!准备这个、那个的。其中会有蛋、红龟粿、青草糕、鸡、鸭、鱼、猪肉、米酒及酒杯、鞭炮、火柴、香、饼干、水果、以及用碗装妥的白米饭、和尺寸大小不同的各式各样不同含义的银纸、除草工具…等等,除了将祖慕打扫干净外,也让祖先及往生的亲朋好友都能饱餐一顿。

为了求得家人平安及祖先满意,那个时代无不铆足全力,准备得很像样、很得体的供果饭菜,深怕祖灵不高兴,带来不可预料的灾祸,祈望这一年中都能保佑大小平安,顺势多少能带来财运,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不是吗?

清明节这天,全国上下为祭祖追思全数放假,多数人一大早就出门,有的姗姗来迟的,原本荒草掩盖的墓园,顿时祭祖人潮汹涌热闹起来。人车争道,小摊贩,早已相继蜂拥的站好位置、画地盘,好不热闹呢!

扫墓时,鞭炮声不断的“劈哩啪啦”此起彼落响个不停,常有不小心的扫墓者,由于点燃鞭炮或是烧冥纸、香等常造成火烧森林的危况,使消防队员疲于奔命,尤其晴空万里、天干物燥时更是这样。也有烧冥纸时不慎烫伤,甚至于送医治疗者。有些碰到蛇(不论有毒或是无毒)大伙儿惊慌失措,尖叫声连连者,这就扫墓时的潜在威胁。也有时可听到扫墓者思念祖先时的悲伤哭泣声,零落的散布在墓地各角落,闻之令人鼻酸。

清明扫墓时有一种文化习俗,不知何时消失不多见了,那就是‘乞墓粿’。就是比较贫穷人家,在扫墓时节,算是一种乞讨的一种方式吧。在小时候,一般大部分清寒家庭居多,为了饱餐一顿为时不易,更何况家有妻小嗷嗷待哺者不算少数。于是就利用这清明节的时机,带着面粉袋或篮子到墓园乞讨。一般这乞讨者都是外地来,而本地要乞讨者,会到外地行乞,因为这样可以避开遇见熟面孔的尴尬情景。

‘乞墓糕’是有规矩的,当扫墓者清理完墓舍,在拜拜时,乞食者背着面粉袋或篮子,只要站在墓边,扫墓主人就知道有人前来‘乞墓粿’,不需开口,主人自然会很高兴的给你一粒‘红龟粿’或‘青草粿’或鸡蛋、鸭蛋、或肉类、饼干等等。有时乞食者还排排站呢!不过这都跟其墓园的大小有关,一般行乞者都会往墓园大走去(表示大家族),因为大家族准备自然丰富,一天下来,‘乞墓粿’者,大部分可满载而归的唷!

笔者小时后在扫墓时,也碰过很多人前来乞食,我们自然不吝啬的施给。笔者也曾经,好奇的在别人墓舍旁边,就这么一站,耶!果真获得一粒‘红龟糕’唷!至今印象还深刻呢!随着时代改变,有些不再单纯的‘红龟糕’…等等之类,而改以水果代之,其‘乞墓糕’施者也改用台币。

今年清明节按往年回去扫墓,想起小时扫墓时有人‘乞墓糕’者的情景,印象清晰。不过不记得这种文化习俗,随着科技文明,经济富裕之后而逐渐式微,最后消声匿迹(或许还尚存少许也说不定),现在年轻一辈,你跟他讲‘乞墓糕’恐怕只有摇头耸肩,压根儿没听过,唯独有经历的年长者,只能回味的当年往事记忆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籍华人中西合璧过新年
鬼月强销 先抢先赢
【预告】圣安东尼地区新年台湾之夜
这9家电视台不是私人办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