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巴阿三国目的各异 反恐效果打折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钟行宪台北特稿)英国国防大臣布朗强调绝不容许阿富汗再次沦为恐怖主义的避难所,美国、联盟与阿富汗部队也开始大举扫荡塔利班残余分子,但是美国、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目的各异,不但破坏反恐战努力,也阻碍阿富汗的重建与民主发展。

布朗十二日访问喀布尔时指出:“我们与大约四十个其他国家在阿富汗是决心让这个国家成为更安全的地方。”他又说,绝不应任由阿富汗再度沦为恐怖分子的避难所。

一万多名美国、联盟与阿富汗部队十四日已在阿富汗南部展开铲除塔利班战士的行动。郝姆准将表示,这是由于“塔利班与反对阿富汗中央政府的其他势力已增加活动”。

阿富汗南部是塔利班的发源地,在过去几个月期间,塔利班叛乱分子的实力显然正在增强。数以千计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因而相继进驻当地,协助美军加强维护重建工作的安全。

然而,塔利班战士去年八月在巴基斯坦边界附近击落满载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一架契努克式运输直升机,再度凸显巴基斯坦、阿富汗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许多阿富汗与美国官员坚称,塔利班战士获得巴基斯坦人士的庇护和支持。分析家说,此一外交紧张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至少有十六名美军在直升机坠毁时丧生。这是二○○一年推翻塔利班政权以来美军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美国副总统钱尼与中央情报局长高斯宣称他们知道宾拉登不在阿富汗,也知道他藏身哪个国家后,巴基斯坦已受到更大的压力。钱尼与高斯似乎都暗示宾拉登藏在巴基斯坦。

阿富汗领袖觉得这种说法证明他们的清白,因而加强抨击伊斯兰马巴德。巴基斯坦则深感不满。

美国总统布什在去年六月曾打电话给巴基斯坦总统穆夏拉夫,敦促他与阿富汗总统卡赛沟通,避免两国间的外交危机恶化。

虽然这一回合的电话外交暂时冷却了口水战,但是彼此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

分析家指出,自九一一恐怖攻击以来,美国、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就一直基于统治者的自身利益却打着国家利益的口号,进行一场错综复杂的三方游戏,而非真心结盟打击恐怖主义。

对布什总统来说,优先事项当然是逮捕宾拉登和其他盖达头目,而非协助阿富汗重建或防止塔利班卷土重来。

在推翻塔利班政权后的头两年,美国提供阿富汗重建的资源少得可怜,也未大力协助阿富汗重建军队和警力,而宁可依赖军阀维护和平。

甚至在华府将逮捕宾拉登列为次要目标后,美国军方也将大批人力和装备转移到伊拉克。

分析家表示,虽然美国现在已提升阿富汗的优先顺序,从鸦片产量大增、塔利班势力增强、到未获得任何好处的阿富汗民众反美情绪日渐高涨,到处可见过去美国政策失败的后果。

由于卡赛认为阿富汗与他个人政治存活的主要威胁来自巴基斯坦支持的塔利班再度崛起以及阿富汗的军阀,他一直对美国过去的策略感到愤恨。

卡赛认为盖达组织构成的威胁极小,也认定伊拉克战争对阿富汗的前途极为不利,因为伊战导致西方资源和重建阿富汗的努力大幅转移。

对卡赛来说,打击伊斯兰好战分子的真正战场仍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间的边界,并非布希认为的伊拉克。

然而,分析家说,由于卡赛举棋不定,他从未极力要求美国认清现实。他过度依赖美国也让国内的保守派和邻国感到愤怒。

就在成千上万阿富汗人示威抗议美国对待关达那摩囚犯的作法时,卡赛选择在去年五月与布希签署战略伙伴协定,而不利用美国的影响力与邻国建立区域联盟,并说服它们停止干预阿富汗事务。

在另一方面,美国对卡赛未能在二○○四年赢得总统大选后趁势建立政治基础深感挫折。现在他将在没有本身政党、全国平台或明确意识形态的情况下面对九月的国会大选。

分析家指出,尽管一再否认,巴基斯坦的军事政权的确在塔利班政权垮台后提供残余分子庇护与支持。穆夏拉夫决心与美国玩两面游戏,深信这对军方有利。

巴基斯坦知道与美国联盟只能持续到反恐战结束,华府真正希望的是将印度强化为南亚地区的一个堡垒。这是巴基斯坦军方急欲破坏或延缓的事。

巴基斯坦军方因此觉得它有充分理由让塔利班继续存在,使美国陷身阿富汗动弹不得,只在美国施加莫大压力时才采取行动对付盖达组织。

分析家表示,只要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朝不同的方向使力,塔利班和盖达组织将会继续壮大。

相关新闻
美伊官员确认盖达首脑扎卡维死讯
盖达组织领袖札格维被炸身亡
恐怖计划曝光 加反恐行动引关注
宾拉登藏身深山 比札卡威难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