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病发病率高 逾两亿人受威胁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六日电)近年来中国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口逾两亿人,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李涛说,粗估每年中国因职业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一千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两千亿元。

北京“工人日报”引述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一千六百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两亿人,居世界首位;从煤炭、化工等传统工业,到电脑、医药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

李涛表示,粗略估算,每年中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两千亿元;在国际贸易中,因劳工标准 (工人工资加劳动保护)遭到反倾销造成的出口贸易损失难以估计。

李涛认为,目前八大问题困扰中国职业病防治工作:

一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责任没有落实。调查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小企业无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

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力。

三是部门之间长效协同工作机制不完善。李涛说,中国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由卫生和劳动部门共同负责,存在严重的职能交叉问题。

四是职业病“底数”不清。目前职业病防治现状如职业病发病、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落实等情况不清,职业病报告相对滞后,原因是两项体制改革后出现报告责任机构混乱,例如监督与技术机构缺乏沟通与交流;资讯不畅、资讯不准,迟报、错报、漏报加重;技术服务覆盖面窄,监测资讯来源少;监测数据客观性、代表性不强。

五是职业病危害监测数据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原因是收集的数据不是来自于主动监测,而是来源于服务性检测;经济效益较差,守法意识薄弱的用人单位没有得到监测,难以反映实际,乡镇企业已成为职业卫生监测的空白区。

六是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体制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还有十一家职业病防治院 (所)独立存在。

七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不完善。原因是农民工的流动性、临时性、多变性,当前要着重解决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

八是职业病关注重点与外国存在差距。例如,中国职业病目录与外国职业病分类不同。

相关新闻
超市收银员肌肉容易劳损
团体吁制订收银员职安守则
工作久站久坐 你累了吗
大陆多地二手房价跌至低于三年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