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国:陈方安生的选择

黄伟国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参加七一争取普选游行,使香港的民主运动霎时注入活力。在没有迫切议题和社会愤懑的形势下,民望极高的陈太呼吁港人上街,无疑起了聚焦作用。游行人数也无形中成为陈太影响力的试金石。

组织游行的民间人权阵线估计人数是五万八千人(去年估计二万一千人),警方则估计有二万八千人(去年估计一万七千人)。无论依据民阵或警方数字,都比去年有显着增长。这对泛民主派或陈太都是正面鼓励,预料她会与泛民加强合作。

继去年十二月四日的二十五万人大游行后,这次是陈方安生第二次参加争取普选游行,而且姿态比上一次高。这次被问及会否参选特首挑战曾荫权,她的答案仍然是“见步行步”。但与上次的低调表现相比,陈方安生这次是与泛民成员共同出席游行前记者会,更齐声叫口号:“一条心争普选,七一维园见”,放下数十年政务官行事作风,跨出了民间抗争第一步。

陈方安生政治经验丰富,怎会不知道这举动触动了中央的神经?她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走出这一大步。而她通过香港电台网志呼吁市民上街,涉及的问题也愈来愈广,包括批评中央政府履行《基本法》不力,令市民失信心;不点名批评一些报章自我审查,甘为宣传工具。另外,又指民主派的政策立场飘忽,令有关官员无所适从。陈太已经从道义层面上支持民主价值,逐步触及现实政治和政策,让市民初步窥见她的政见。这岂非从政者要跨出的第一步吗?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张文光指出,陈太未来大致有三个选择:一、一年一度与港人上街争取普选,以业余、香港良心的身份向特首曾荫权施压,推动民主政治的实现,这是最轻巧的选择;二、宣布参选特首,与曾荫权进行公开辩论,令他无法回避普选问题,这是最哄动的选择;三、长期投入,担当名副其实的政治领袖,这将会是最艰难的选择,因为中央必然会全力打压,自己会卷入泛民内部山头斗争。

表面看来,陈方安生出山,选择走民间抗争之路,似乎困难重重:选委会八百名成员大部分是亲政府的建制派,即使获得一百人提名得以与曾荫权角逐,没有中央的点头,也绝不可能当选特首。

但是,如果陈太只是基于相信民主价值观,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站出来,在个人所得方面,也只是希望做一个民主精神领袖,那反而要问另一个问题:“陈太能输掉什么?”政府可以向她施加什么压力?能取消她的退休长俸吗?能借黑势力恐吓她吗?香港特区政府付不起这政治代价。而陈太退休后不营商,没有什么利益交换。如果以全国政协或人大常委等荣衔利诱,看来陈太不会希罕。况且软言游说这招,月前在邀陈太与特区高层同游澳门时恐怕早已用过了,结果是陈太与泛民愈走愈近。

对中央和特区政府来说,陈方安生选择支持泛民主派是一个颇头痛的问题,连发动舆论反击也感束手束脚,因为稍一不慎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弹。何况陈太不乏较保守的支持者,其中包括大批中产专业人士,政治影响力相当广。

二○○六年七月五日

转自《动向》2006年7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蔡淑梅:民主路上多好汉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