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荒谬的“老人政治”和“年轻社会”

梁治

人气 4
标签: ,

【大纪元7月17日讯】“老人政治”和“年轻社会”其实都是中国制度荒谬的结果。

“老人政治”是人们对中国政府的一种戏称,你看以前每次开会,那主席台上坐的无不是白发苍苍、皱纹满脸的老头老太,现在虽然不见了这种现象,但这是科学的结果,那些老头老太染了发,只要翻开他们的履历就能看出实际年龄的。不过,发虽然染黑了,那心态难道也会变得年轻起来吗?如今,哪个中央领导人不是60岁以上的,他们早已步入了老年阶段,却一个个装嫩,显得年富力强。比如胡锦涛温家宝等都在60岁以上。至于基层的,从小科长说起,一般30岁左右都被视为太年轻,而处长大部分是40岁,至于局长那就得到了50岁,而更高的官,年龄就更大了,常常突破了60岁,否则便被视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人政治”使得国家缺乏活力,日趋保守,暮气沉沉,同时又限制了年轻人的发展,使得年轻人在这种暮气沉沉中创新的细胞被扼杀掉,也日趋保守起来。

而“年轻社会”,是我对中国社会的一种称呼,它是指连招工都要求在20岁左右,退休年龄大幅下降,一个人到了35岁便被视为在职场上失去了竞争力的不正常现象。和所谓的“老龄社会‘并不矛盾。其实按照人的生理划分,而立之年的30岁以后,才是一个人全面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社会经验、知识技能充分发展的良好时期,可是在中国竟然成了老了的象征。在荒谬性的”年轻社会“之下,如今连退休年龄都大幅度提前了。最近就看到了这么一个资料:我国平均退休年龄53岁,提前退休冲击养老制度(见《中新网》7月7日电):

《瞭望》周刊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大量不规范的“提前退休”造成中国平均退休年龄低至53岁,在中国“未富先老”迅速袭来时,“提前退休”给尚在完善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瞭望》周刊文章说,国家权威部门的一份调查曾指出,在中国十座城市的新增退休人员中,提前退休的已占到了近三分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绍光介绍称,中国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以个人60岁后领取养老金所设计的。而由于种种形式的“提前退休”,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低至53岁,这使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根据李绍光了解的情况,从多支付和少缴费的角度来看,一个提前退休的职工对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最少三万元左右。文章说,据此估算,如果保守估计中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退休,那么其影响的社会保险基金将有300亿之多。这将使中国养老保险金“缴不抵支”的情况更加严重。

提前退休,在过去我就接触过,那时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总编的夫人就提前退休了,一问才35岁,不禁大吃了一惊。因为过去我一直认为,退休是指那些年老力衰的人,可现在35岁就提前回家了,这不是对劳动力的一种浪费吗?后来当我采访一些工厂,看到许多20来岁就退休了的工人时,才明白像这样的提前退休竟然是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提前退休?当然并不是他们自愿的,而许多是因为体制的大风潮影响的,说白了就是受体制逼迫的。从退休者内心来说,他们充满了一种矛盾和无奈的心理。相比体制内的在岗人员,他们当然很空虚,但相比于像我这样的体制外人员,他们确实很幸福:不用上班,每月拿着不菲的退休工资,如果再在外面找个工作,那收入远远超过我们这些体制外的人员。

不过从国家来说,这种退休却是有百害无一利,一是它使得年富力强的人员大量闲置。正常的社会是一个充实的社会,是每个人都有工作机会的社会,是一个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的社会,如今却存在着这么一个群体,你能说这个社会正常吗?

二是增加了社会负担。按理,“多劳多得”是一切社会的分配原则,像这样的未老先退,岂不是少劳多得吗?而多得的这部分钱还不是靠纳税人提供的。

三是制造了不公平。如今在中国,体制内的人员和体制外的人员犹如两重天,体制内的就是指那些为国家打工的人员,他们待遇优厚,有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各种待遇,而体制外的也就是其他类型的打工者,基本上一无所有,而且时时面临着失业,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但无论是体制外的和体制内的,其实劳动的结果都一样的,所创造的价值也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却得到的不一样的结果呢?还不是治理荒谬性造成的吗?

一边是老人政治,该退的不退,一边却又是个年轻社会,不该退的退了下来。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对矛盾,但按照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矛盾的,是对立统一的,在运动中发展着,来看,像这样人为制造的矛盾是有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并不是真正的矛盾,它也必会把社会推入到冲突的边缘……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命运的迷雾】八字与寿命(上)
银发夏令营 最想玩漆弹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优势和展望专题演说
何甸:自贡当局再次大规模镇压维权农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