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命勇士 廖俊智三十三岁圆上学梦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二十日电)“读大学是我的梦想”。参加今年全台身心障碍运动会地板滚球项目第三名的重度脑性麻痹患者廖俊智,九月即将进世新大学就读,当个“新鲜人”,三十三岁的他第一次要上学去,廖俊智脸上堆满笑容说,“只要努力,未来不是梦想”。

一出生就罹患重度脑性麻痹的廖俊智,除了语言功能有障碍,四肢、身体扭曲,很难想像他坐在轮椅上如何比赛。

廖俊智的手不灵活,不方便滑轮椅,为了能够活动自如,他的轮椅没有踏板,只靠双脚脚板磨擦地面滑行。两年前廖俊智到振兴医院做水疗复健,受教练武而谟启发,开始尝试练习比赛,每天苦练三小时直线前进后退,外加滚球技巧,初次出赛就获得今年在宜兰举行的“全国身心障碍国民运动会”地板滚球项目第三名。

不过,最让廖俊智开心的,不是运动场上得到名次,而是三十三岁了,今年终于一圆上学梦想,廖俊智以停不住的笑容诉说那种期盼已久终于如愿以偿的心情。

“八岁时,原本爸妈希望我和妹妹一起上学去,双方好有个照应,学校见我重度残障拒收”,廖俊智一字一句吃力地说着无法上学的辛酸,脸上闪过一抹落寞;他说,那是他记忆中第一次哭泣。

看着妹妹快乐上学,“我也要上学”的念头在心中滋长。廖俊智说,爸妈买教科书让他在家自学,不懂的就自己上图书馆或上网找资料解惑,去年通过高职程度学历鉴定,并参加大学指考,虽然考了一百多分还是有学校可念,但他坚持要念大学。

为此,廖俊智特别上补习班加强较弱的英文科目,今年如愿考上世新大学。他说不担心学业,他会上网、做网页,每分钟电脑打字近三十个字,还会使用MSN聊天,做作业一点都难不倒他,希望能拿奖学金、念研究所,如果有机会也很想念第一志愿“台大”哩!

倒是第一次入学,心情难免紧张,廖俊智前几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学校认识环境,他卖力地一字一句说着:“学校对我们很好,都尽力配合我们,但我很独立,生活可以自理,没有特别需求,只需要一个车位”。

虽然行动不便,车龄三年的廖俊智,可是个“玩车高手”。三十岁拿到驾照,爸妈为他买了部二手车,他将车子改得又酷又炫,改装排气管,低底盘,换上跑车椅及亮得刺眼的车灯。

他说,考试放榜后,车子的收音机里刚好传来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想到他的目标“上大学”终于达成,忍不住喜极而泣,最难到手的果实最甜美,这是他第二次掉眼泪。

爸爸是海洋大学教授,妈妈是家庭主妇,廖俊智说,“我很独立,父母没有教我,只是支持我,不管要什么,他们都尽力配合我”。从前的他会做计划,在某个年纪达成一个目标,现在的人生观是“顺其自然,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每天午后,在振兴医院的水疗室,廖俊智坐在轮椅上吃力的更衣,正常人一分钟完成的动作,他花了近八分钟;接着从轮椅一跃而下,在地上匍匐前进,再拿起莲蓬头冲澡,然后卖力的爬进泳池中,开始他的水疗课程。

“身障人士练运动,总是比正常人要付出更多时间与体力”,武而谟指着廖俊智膝上、手掌上因运动长出的茧,心中既疼惜又骄傲。武而谟说,能够运动复健又可参加比赛,对身障人士而言是种目标,也是种激励。

廖俊智以今年比赛获得的奖金买了台新台币六万元的全新电动轮椅,在武而谟鼓励下,准备进军后年在花莲举行的全台身障运动会。

“没有给他机会,怎么会知道他不行?”武而谟有感而发地说着。身残心不残,残障人士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