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品牌故事》丽婴房编织童梦 目标东亚第一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正智/专题报导

1971年,当时已担任德州仪器在台最高人事主管的林泰生,放弃待遇优渥的外商职务,向当时是小儿科医生的母亲借了50万元,加上自有的70万元,以120万元作为创业基金,在台北市南京东路开设了丽婴房第一家门市。经过35年的发展,丽婴房不仅已是两岸第一大童装品牌通路的龙头,并在亚洲五个国家拥有超过1,000个门市与专柜,而事业范围更是跨出童装,加入坐月子中心与脐带血保存等与儿童相关的领域。林泰生说,将丽婴房推向国际是他最大的愿望与梦想,而“成为东亚第一大童装品牌”,则是他现阶段的努力目标。

林泰生的母亲林黄彩霞女士,早期就是在中山北路一带开业的知名小儿科医师,不过对于独子林泰生却是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因此林泰生才能没有在继承衣钵的压力下,进入台大心理系就读,并且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后,顺利进入知名电子大厂德州仪器任职。

不过,就在回台接任德仪在台人事经理二年后,林泰生萌生自行创业的想法,并在母亲的建议下,到了日本大阪去参观当时颇负盛名的婴幼童品牌通路明治屋,并了解当地的经营状况,参观、了解后的林泰生即认为,国内在这个领域内,确实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才决定在南京东路开设了第一家门市。当时员工只有五个人,发展至今,丽婴房在全球的员工人数已逼近4,000人。

林泰生说,做生意的想法,的确受到母亲的启蒙,而且也从她身上学习很多的经营技巧,例如他母亲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小儿科医生,除了十分关心病患外,还利用“个人化行销”的概念,把每次看诊的对话内容记录在病历上,让下次再来看病的病患与父母都会有很温馨的感觉,他的母亲常告诉他,“只要对客户好,服务也好,根本不用担心客户不会上门”,因此触发了他创业初期的许多行销手法。

对于品牌的经营,林泰生则强调,他是经由不断学习与思考而来,也不是一蹴即成,未来丽婴房还是会继续聚焦在婴幼童的相关产品上,因为只有“聚焦,才能发光、发热”,让公司可以健康的永续经营下去,并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林泰生表示,虽然丽婴房已稳居两岸最大童装品牌的龙头地位,但是他未来的最大梦想,是希望能将丽婴房推向国际舞台,从台湾、东亚、亚洲到全世界,因此他找来拥有外商经营经验的王国城担任总经理,并赋予重大任务。

说故事 丰富品牌内容

记者林正智/专题报导

从台北市南京东路的第一个店面,到目前在全球五个国家拥有超过1,000个门市与专柜,丽婴房不仅已是国内第一大童装品牌通路,更成功为国内其他童装业者建立了可依循的经营模式。董事长林泰生首度透露,丽婴房能够成功的秘诀,除了过去曾经提及的人才与团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坚持”这两个字,所以才能与时间不断奋斗,透过各种商品与事件来强调品牌的存在。

林泰生认为,在品牌的经营过程,的确会有上下起伏的变化,而会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经营团队对于品牌的诠释、产品与服务,到底能够引起消费者多少的共鸣度所导致,但是在他看来,只要不断经由讲故事的方式,来丰富品牌内容,品牌本身就不会出现老化的问题,经由再生的方式让品牌一直发展下去。

例如丽婴房去年的故事主题可能是Hello Kitty,今年则变成了迪斯尼的小熊维尼,如此才能不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林泰生说,丽婴房虽然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童装品牌,也树立了其他后起同业可依循的经营模式,但是这个市场还是相当多元化的像丽婴房,长久以来经由各种活动与商品,就是塑造“乖宝宝”以及“不作怪”的品牌形象,相对也就会获得认同这个观点的消费者共鸣,因此如何诠释与定位,还是品牌经营最核心问题。

企业总部 将做儿博馆

记者林正智/专题报导

曾有一位英国金融界人士前来拜访丽婴房董事长林泰生,对林泰生说,“这一栋盖成大象样子的大楼,以后恐怕很难转售出去”,不过经过林泰生的解说后,对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依照林泰生的规划,未来将把丽婴房营运总部逐步转化为“儿童博物馆”,成为专属于孩子们的天地;事实上,象头现在也已是丽婴房最鲜明的企业标志了。

丽婴房指出,该公司的英文名称“les enphants”,是来自于法文“les enfants”,意思是“孩子们”,不过由于注册上的考量,才会将其中的“f”改成同样发音的“ph”,意味着和平(peace )与希望(hope ),之后再由ph延伸出现在的象头标志。

曾是台大橄榄球校队,喜爱各项运动,而且随时精力充沛的林泰生,在女儿眼中是个“爱动又爱玩”的爸爸,而他的办公室里也摆放不少的收藏品,其中最多的,还是各项各样的丽婴房企业标志─大象。

林泰生表示,他的夫人蓝采如收集中国童帽、童鞋、背儿带、围兜以及霞帔等儿童相关骨董用品已有多年的历史,未来他则希望从这些收藏品作出发点,成立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儿童博物馆”。

专卖 → 冲量 → 品牌

成功三部曲

林泰生分析,丽婴房发展至今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刚创业的时候,丽婴房是属于婴童专卖店的形式,主要商品多为初生幼儿所需的用品。此外,也采取类似委托行的作法,从日本等地进口童装。虽然客户反应都很好,不过价格偏高,只有少数客户买得起,因此这阶段的主要努力都是在降低售价,让更多的人买得起。

在第一家门市设立不到二年,林泰生即开始面对数量的问题,为了降低售价,丽婴房以量制价,因此林泰生决定朝连锁经营的方向来发展,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在台北增加了三、四家的门市,同也开始引进在台湾本土制造、量化,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之后林泰生又开始碰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当时台湾有不少成人服饰品牌,但却没有童装品牌,因此他毅然决然跨入品牌通路领域,建立属于台湾人的童装品牌 ,至今已经近30年之久。(记者林正智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