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等国不愿接受强制性减排协议

【大纪元12月1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齐勇明2007年12月10日华盛顿报导)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美国和中国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都不准备接受强制性削减排气量的国际协议。会议组织者表示并不为此担心,因为巴厘岛会议的目标是为新的气候议定书绘制一幅路线图。

联合国气候会议进入关键最后一个星期的时候,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就减少排放量做出具体的承诺。

巴厘岛气候会议起草的讨论注意到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就是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到2020年应该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少25%到40%。而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今后10到15年间将达到最高峰,因此到本世纪中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急剧减少到2000年排放量的一半。

*引发新争论*

在讨论条文中加入这些数字预计将会引发新的争论。尽管一些国家的代表团以及一些环境保护人士相信这些目标最终会写入最终的条文,但是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已经明确表态,反对制定像京都议定书那样的目标。

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要求36个工业化国家在今后5年平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达到1990年的标准,或者降得更低。

美国曾表示将遵守自己制定的从2008年中开始减少废气排放的目标,而不会在巴厘岛气候会议上承诺接受强制性的减排废气的定额。

中国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燃煤发电厂,帮助中国发展经济。中国坚持表示,西方国家要带头采取行动,降低排放,并表示中国会尽到自己的责任。

*为他国做贡献*

关注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认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有益的。他对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持积极的态度。他说:“特别是中国能源危机各方面问题非常严重,这样的发展方式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这些年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厂,所有的高耗能、强污染都转到中国来了。这对中国并不是一件好事。看似GDP在增长,数字这么大,其实都是在为外国资本、为其他国家作贡献。”

仲大军说,这样的生产模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生产的利润流到了外国,对中国没有太多真正的好处。他说限制废气排放可能提供很多的机会。他说:“中国借此进行调整对中国是有利的,特别是这种理念的益处。中国这种‘后发’国家的好处是,不要等到吃了太大的亏以后,先进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就警告你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我想中国政府是会配合的。明智的来说,肯定应配合这些(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

*促发达国家转让有关技术*

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巴厘会议上敦促发达国家加速转让有益于气候的技术,帮助他们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造成全球暖化的气体排放。

联合国气候会议这个星期继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以及其他人士将陆续到达,为会议最终达成一个路线图增加势头。他们都争取最终达成一个协定,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失效时,可以按新的国际协定走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洲总理当选人陆克文准备签署气候变迁公约
控制CO2排放总量   台环保署:拟建立国内配额交易制
陆克文完成批准京都议定书将面临挑战
澳反对党领袖纳尔逊支持工党气候政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