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能养气 腊味糯米圆

编辑: 梁毅

标签:

《本草纲目》说糯米能温脾胃,因此脾肺虚寒的人最宜食用糯米。温能养气,正气旺盛,身体也就温暖了,所以秋冬时节吃糯米最合适了。现多数人是将糯米煮成糯米饭来吃,这显得过于单调、普通,缺乏特色。而善动脑筋的“煮妇”则将糯米配上腊味、海味、冬菇等原料做成糯米圆子,看上去小巧玲珑,吃起来软糯略微弹牙,咸鲜可口,香味浓郁,宜饭也宜菜。用其待客不失雅致。

材料:糯米1000克、花椒面适量、腊肉200克、盐适量、红葱100克、生姜20克、鸡蛋3个。

做法

(1)、将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上笼中蒸40分钟。

(2)、把糯米饭摊凉,待温温时,打入鸡蛋。

(3)、先把腊肉煮熟,然后切成丁状,红葱切葱花,生姜去皮、切成末。

(4)、将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饭里,加花椒面和盐(可按自己口味定),拌均匀(拌均匀后,可以挖一小块,放微波炉里烤30秒,试一下味道,主要是有生鸡蛋,其实也可以吃,不过就要胃肠功能好的)。

(5)、拌均匀后,把手先用水沾湿,然后取25克左右,捏成圆形(丸子)。

贴士

(1)、如果喜欢的还可以加些香菜、冬菇、鱿鱼、虾米、腊肠。

(2)、可先炒香冬菇、鱿鱼、虾米、腊肉、腊肠等佐料。

提个醒:

糯米不宜久洗

糯米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及钙、磷、铁等物质。在米粒中各种营养成分分布是不均匀的。除淀粉外,其他营养成分大多在米粒的胚芽和外膜内。如将米粒碾得越碎越精,那么大部分胚芽和外膜都将碾掉,米粒只剩下一个白心,营养成分的损失也就越大。同样,糯米食前久洗久汰,米粒外膜下的养分也将丧失的越多。

知多一点

吃糯米的忌宜

糯米又叫江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被用来包粽子或熬粥。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气虚、常常腹泻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糯米还能够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

中医典籍《本草经疏论》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冬季不同病症的人吃糯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由阳虚导致的胃部隐痛,可用糯米、红枣适量煮粥食用;

若脾胃虚弱、腹胀、倦怠、乏力,可用糯米、莲子、大枣、山药一起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食用;

由脾胃虚导致的腹泻、消化不良,可用糯米酒煮沸后加鸡蛋煮熟食用。

由于糯米黏滞、难于消化,所以吃时一定要注意适量,儿童最好别吃。

(来源: 21CN)

相关新闻
熟透的香蕉 烤香蕉松饼当早餐 香甜美味不浪费
有桂圆味的红茶:正山小种 该如何挑选?
【梁厨美食】榨菜冬菇红枣蒸牛腱~养生补气
【一箪食】葱油鸡蛋沙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