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澳洲十大新闻 (之二)

人气 4
标签: ,

【大纪元12月31日讯】(大纪元澳洲记者站报导)2007年即将过去,大纪元澳洲采编部根据澳洲读者的反馈,评选出2007年澳洲十大新闻,由于篇幅关系,分两部分刊出,下面是第二部分:

6.马流感危及澳赛马业

澳洲于2007年8月爆发马流感疫情,澳洲政府停止了几乎所有的赛马活动和禁止马匹的迁运,以阻止马匹流行性感冒的爆发。疫情造成澳洲赛马和养马业损失和混乱。

澳洲人参与赛马的热情比其它任何国家的人都高一些,比如每年11月的墨尔本杯赛,墨尔本在赛事的当天被定为公共假期,而其它城市有些会放半天假,有些则在办公室放上电视机收看转播。

8月23日第一个马匹流行性感冒病例是在一匹去过北半球的牡马身上查到的。病毒扩散至六十只马匹,另有四百五十只马则疑似感染。随后纽省当局发现在悉尼世纪公园的供消遣用的马匹也染上了流行性感冒。由此,世纪公园的5公里禁区延伸到10公里,而兰德维克(Randwick)赛马场就在世纪公园的附近,也遭池鱼之殃,在该赛马场有大约 700匹赛马常驻和接受训练。


马流感打击赛马业(GettyImage)

为了抑制疫情扩散,8月31日前全国马匹禁止移动。由于疫情爆发,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雪梨召开时警方维安工作预定将使用的马匹,也只得关在马棚内。

全国停止赛马每天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由于澳洲境内首度爆发马流行性感冒疫情,当局8月25日宣布取消新南威尔斯、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四省的所有赛马比赛。各界担心马流感可能会造成庞大财务损失。

农业部长麦克高兰表示,这起危机是澳洲赛马业面临的历来最严重疾病威胁。澳洲赛马业年营业额估计高达两百亿澳元。农业部长麦克高兰表示,这起危机是澳洲赛马业面临的历来最严重疾病威胁。马流感病毒具高度传染性,对人类无害,但会造成马匹呼吸道毛病、发烧,甚至死亡。

7.人权圣火全澳传递 “反人类与奥运不能共存”

10月27日到12月15日,在近50天的时间里,从希腊雅典的奥运发祥之地点燃的人权圣火传遍了澳洲七个省份中的八十多个城镇,行程超过一万公里,将“反人类罪行与奥运会不能同时存在”的信息传到澳洲的城市乡村、千家万户,也使中共活摘法轮功学员器官的暴行,再次被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下。

广获各方支持

10月27日,人权圣火从欧洲传到澳洲,澳洲最大的城市悉尼成为了迎接圣火的第一站,悉尼圣火迎接仪式的主持、悉尼一家电台主持人斯蒂文.辛主持时介绍说:“世界范围的人权圣火将在澳洲巡回,旨在停止在中国迫害法轮功修炼人”澳洲原住民、多元文化委员会主席道莫尼克博士以主人的身份代表澳洲民众接过人权圣火。


“反人类与奥运不能共存”(大纪元)

道莫尼克博士:“让我来请求每一个人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祈祷上苍力量,人类的力量,这个火炬传递的信息是自由,人类的自由。”

曼丽市市长麦克唐纳在迎接圣火的仪式上说,“曼丽市政府在很多事情上的意见都不统一,但在这样事情上却达成了一致,绝对的一致。”曼丽市议会全票通过了支持人权圣火传递决议,号召全市居民参与。   

人权圣火传递牵动了澳洲政治家、人权活动家、运动员、中小学生,和许许多多善良纯朴的乡间城镇居民的心,也让人们思考:远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情,与澳洲有什么关系?

中共干预不遂

在昆省首府布里斯班,圣火受到数百名澳洲民众的欢迎。英多皮利选区的工党州议员罗南-理揭露了中共对人权圣火活动的干预,后来澳洲国家电视台ABC电台著名时事评论节目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导。昆省民主党参议员Andrew Bartlett 表示,当时同意北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政府做出了承诺会改善人权,但实际上我们看见的是中国非但未改善人权,反而越来越差。特别是对法轮功学员的迫害、对西藏人民的压制,中共还迫害民主人士,限制新闻自由,对人权的践踏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是我们全球对中共政权发出声音的时候,要求他们必须兑现承诺,改善人权状况,否则国际社会将要抵制奥运。

东南西北中 圣火遍传澳洲

始于纽省的圣火,首先北上到达昆士兰、然后南下墨尔本、南澳、维多利亚省,再到澳洲中心地带大红岩,之后向西抵达柏斯,在走完全国后,又于12月12日向东返回纽省,开始在小型城镇中的传递,12月15日,圣火完成了在纽省的第二大城镇Newcastle的传递之后,到达了澳洲传递的终点站Terrigal,并从这里转往下一站新西兰。

8.通胀令澳2007年两度加息

澳洲储备银行2007年在8月、11月两度加息,使现金利率涨至6.75%。11月份的加息是2004年大选后的第六次加息,也是2002年5月以来的第10次加息,那次加息使澳洲利率达到10年最高。11月份加息是在大选在即的情况下作出的,非常罕见。而同时通胀压力依然不减,因此明年初加息似乎势在必行。


升息带动商品涨价(大纪元图库)

澳洲储备银行11月7日的加息不仅使65万澳洲人在抵押贷款的压力下倍受煎熬,同时也让当时的总理何华德和财长科斯特洛汗流浃背,但何华德所在的联盟党还是认为,这是对前何华德政府新劳资关系政策的支持和认可,也是对工党计划摆脱工作场所协议(AWA)、重新引入不平等解雇法的否定。但无论何华德如何解读,最终还是倒台收场。

据经济学家们分析,尤为令人担忧的是,通胀已达储银设定的上限,或突破上限,由于受到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影响,强势的经济和澳元,会迫使储银在新的一年年初再次调高利率,可能不只一次,而是要连续两次。

经济学家说,储备银行12月18日公布的12月4日董事会议备忘录显示,储备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依旧,使得明年的进一步加息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董事会得到的大多数资料显示澳洲经济仍将强劲扩张。

据悉,储备银行将在明年2月5日召开的下次会议上评估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新的讯息。2月会议将根据1月23日公布的12月季度主要通货膨胀资料来做出决定。
  
银行预计通货膨胀在2008年初将超过2-3%的目标范围,然后下降到3%以内。如果再次加息将会是自2002年以来的第11次连续加息,将使储备银行的现金利率达7%,即11年来的新高。◇

9.哈尼夫打赢与澳移民部官司

2007年7月2日,也就是英国格拉斯哥机场发生汽车爆炸恐怖袭击三天以后, 27岁的哈尼夫,在持单程机票,准备从澳洲飞往印度时被澳洲警方逮捕。当时哈尼夫持外籍劳工签证在澳洲黄金海岸的一家医院工作。


哈尼夫(网络图片)

逮捕他的理由是,制造英国恐怖攻击案的两个印度人是他表兄弟,他来澳洲前曾与他们住在一起,离开伦敦时把自己的手机SIM卡留给了他表兄弟,因此警方以“向恐怖份子提供物质支持”为由起诉了他。

但后来的情报显示,SIM卡并不是像澳洲警方一开始认为的那样是在恐怖攻击现场发现的,而是在几百英里之外,哈尼夫的表兄弟家中发现的,仅以这样一个事实起诉他显然非常牵强,所以警方撤消了起诉。

正当人们以为哈尼夫这下子可以恢复自由身时,澳洲移民部却宣布以“品德有问题”为理由,取消了哈尼夫的工作签证。没有了签证,哈尼夫只能返回印度,同时委托律师向澳洲联邦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法院推翻移民部的决定。

2007年8月21日,澳洲联邦法院的一名法官裁定,移民部取消哈尼夫工作签证的决定是错误的,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与恐怖嫌疑人有亲戚关系就取消他的签证,但移民部不服此判决,要求全体联邦法院的法官重新审理。

12月21日,联邦法院驳回了前移民部长安德鲁斯(Kevin Andrews)的上诉,这个前黄金海岸医院的注册医师重新获得澳洲的有效签证。哈尼夫(Mohamed Haneef)作为一名印度籍的“外来户”,打赢了跟澳洲移民部之间的官司,赢回了自己回澳洲工作的权利。政府的律师说他们将考虑是否就该裁决向最高法院提出最终上诉。

10. 澳政府公布公民入籍考试方案

澳政府8月26日公布了公民入籍新方案,长达四十页的文件列出了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程序及条件,内容涉及到澳大利亚历史、政治机构、价值观念、言论、宗教与集会结社自由、两性平等及包容。


澳洲标志(澳政府网站)

要想成为公民,必须正确回答20个问题中的12个,而这些问题从200个问题中随机选出。申请公民入籍费用也因此调涨一倍,年龄介于18至60岁的申请人必须参加考试。

前移民部长安德鲁斯表示,入籍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澳大利亚的多元种族文化及社会凝聚力。他同时强调,希望成为公民的人应懂英语。

入籍考试 引种族歧视猜测

9月17日公布了修改后的《公民法》讨论稿,移民部公民咨询热线电话爆增,9月18日3000民众通过电话表达了他们的恐慌, 一些学者专家发表了评论。

纽省教师联合会及澳多元文化社区联合会批评政府的新措施是浪费时间,他们表示,推行英文教育才是协助移民融入社会的关键。

一些人认为,说新法令类似过去的“白澳政策”是言过其实。 也有些人认为,增加入籍英文考试有歧视成分。 另一些人则说,政府是借考试收钱。

公民入籍测试首日仅一人未过关

10月1日,逾30名申请入籍者参加了首日实施的公民测试,仅一名应试者未过关。
(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2007年澳洲十大新闻 (之一)
朱婉琪:2007年中国人权回顾及评论
开学季将至 澳大学指责政府故意拖延签证审批
数字钱包使用量首次超过ATM取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