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夜话】之五:“骗子” 联欢晚会

清源

标签:

【大纪元3月13日讯】春晚小品基本都是欺骗的情节。看看2007年春晚的小品:赵本山骗记者,潘长江骗前妻,郭达骗蔡明,黄宏骗丈人,严顺开骗儿女,郭冬临骗过路人,赵卫国骗大兵。。。

其实,笔者从1998年以后就不看这个晚会了,所谓“春晚”不过就是舞台化的“新闻联播”而已。有时候为了写文章不得已而为之,基本也只是看其中的几个节目。

印象比较深的是2004年的几个小品。巩汉林主演的《都市外乡人》,为了自抬身价哄骗女友说自己是南洋华侨,他实际就是一个东北辽阳人。为了隐瞒真相,竟能和他母亲串通好,教他母亲说南洋话,老太太居然会主动配合,这也只能说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了!难道为了“爱”就可以不择手段吗?赵本山的那个《送水工》就更是莫名其妙了!寡妇母亲为了让在外国读书的儿子放心,硬是拉来个路人(送水工)来当假丈夫!为了让对方安心就一定要欺骗、隐瞒吗?不懂这是什么逻辑。

这些年以来,所有小品的包袱基本都来源于假、骗、蒙、唬。说的好听点是误会、错觉,是假戏真情;说的难听点就是彻头彻尾的欺骗。演员在欺骗中表演,观众在欺骗中取乐。如果整台春晚的小品都离不开虚假和欺骗的艺术建构和表现方式,那恐怕只能说明:在中国,真实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几乎每年的春晚,你都能看到许多这样的节目,好像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没有了欺骗、没有了侮辱人的尊严就无法表达善和爱似的。而且为了说圆一个谎,又制造更多的谎言,最后谎言被揭穿了,说谎者反而成了道德高尚者,都是为了他人、为了爱才欺骗的。给人的印象就是:中国人的善和爱是或者多数是通过欺骗和谎言来达到的。骗你才是爱你,才是对你好。骗子这样说不奇怪,奇怪的是人们居然会对此有普遍的认同!如果说中国人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是骗文化,有春晚的节目可以为证!

老百姓可能也明白自己在被忽悠着,似乎被欺骗也有快感,仿佛十几亿人同时被欺骗就不再是欺骗了而是变成一种喜悦。或许只是因为,绝大部分人还未找到可以替代这种喜悦的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2007春晚零点报时前发生的“黑色三分钟”才是真实的,然而重播时果然被删去了,因为这一丝的真实在整个虚假的构架中太不“和谐”了。

一个为大骗子中国共产党歌功颂德的晚会,表演着各种各样“小骗子”们的所谓“聪明”和“爱心”,表现着“骗亦有道”、“骗亦高尚”,新年联欢晚会整个就是一个“骗子” 联欢晚会。(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香茗夜话】之一:迫害法轮功怎么会与你无关呢!
【香茗夜话】之二:类似的现象 相反的缘由
【香茗夜话】之三:人大代表为啥喜欢睡觉!
【香茗夜话】之四:赵本山为啥与中共如此“和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