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英九提两岸互不否认 台民调指中打压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6月15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 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6月12、13日访问印度,他会晤了执政的国大党领导人索尼亚.甘地和最大反对党印度人民党领袖、前副总理亚凡尼等人以及工商界领袖,马英九的两岸及国际外交政策受到各方关注。

马英九提出两岸互不否认对方

马英九13日表示,他向印方传达他的两岸政策方向是先依一中各表促成“互不否认对方”,台湾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基调下,全面与中国大陆及亚太国家发展互利的经贸关系。
  
马英九13日参访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遗产的印度胡默元王陵回答媒体询问时表示,根据两岸各自的宪法,根本不可能相互承认,国民党坚持的“一中各表”,让双方有各自解释空间,只要双方先做到互不否认,自然回到九二年的共识,这是一个低标准的要求,只能以互不否认方式搁置争议,共同解决更迫切及有实际意义的议题。
  
他认为“互不否认”并非用来立即解决两岸僵局,只是先营造双方态度转变的氛围,以待两岸出现更大空间,若双方一边是烽火外交、一边是寸步不让,只会造成彼此更多消耗,两岸都要在非常困难情况下找出解决办法,这是务实想法,并非心存幻想。反之,一步步追求法理台独才是幻想,幻灭后失望反而会更大。
  
马英九强调台湾并没做错事,却因中共打压受国际孤立,对台湾不公平,他也强调除非中国大陆民主化及台湾人民同意统一,否则台湾将继续维持两岸现状。


马英九6月12日应邀赴智库印度世界论坛协会发表专题演讲,接受协会主席致赠纪念品。(中央社)

谢长廷主张两岸共生、双赢

行政院陆委会副主任委员童振源14日表示,中国压缩台湾生存空间,有人却将台湾在国际上的困难与挫折,归咎于政府的外交政策与两岸关系停滞不前,有人甚至期待只要政府对中国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与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症结就会打开,这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想法。
  
童振源表示,近两年来,在中国金援利诱下,格林那达、塞内加尔、查德以及哥斯大黎加相继与台湾断交,台湾国际处境艰辛,不是只有民进党政府才面临这样的压力,国民党执政时也如此。
  
童振源认为,两岸问题根源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定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事实、台湾主权独立与两岸主权互不隶属的现状,也不敢面对台湾的民主与主流民意。唯有民主、和平与发展三大支柱,才能建构双赢互惠的两岸关系。
  
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表示,他所主张的是两岸共生、双赢。但他并不认同马英九谈到的所谓两岸九二共识。谢长廷表示,关键是双方是否相信谈判的重要性,如果相信,那么没有先前的共识,两岸仍然可以开启谈判。
  
谢长廷表示,他相信“两岸关系并不会因为政策而改变,而是在于双方要改变对对方的态度”。 他认为,“台湾跟中国共存,将会对亚太地区作出贡献。 这对两岸关系发展是有建设性的”。

分析人士意见不一

前全球民主和平联盟理事长、曾经担任国民党籍国大代表的巫和怡认为,中国不可能承认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两岸这种特殊情势下,“相互不否认”或许是一个突破僵局的好办法。他表示,两岸相互不否认,其实就是回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也是马英九一再强调与坚持的。
  
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白乐崎则认为,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不会对此感兴趣。他们思考的方向是如何使中国更强盛,而不会在乎如何与台湾进行接触。他认为,这个新说法不会达成什么结果。
  
除了提出相互不否认,马英九也表示两岸直航就像灰色纸张,非黑非白,也可以是黑是白,所以两岸航线既不是国际路线,也不是国内路线,而是“特殊航线”。
  
巫和怡认为,在民进党政府推动正名运动激化两岸紧张时,马英九是通过将主权问题模糊化来营造两岸更大的空间。
  
根据中国时报一份民调显示,有关蓝绿两位主要总统参选人谁最能改善两岸关系,马英九获较高认同,但问到谁较能保护台湾的利益,谢长廷反高于马英九。
  
马英九一随后于14日访问新加坡,15日结束四天的印星访问之旅,下午搭机返台,抵达桃园国际机场后举行成果记者会。

七成八台民众认为中国言行不一

中央社报导,根据台湾智库6月14日公布最新民调,六成二民众气愤中国刻意打压台湾国际生存空间,一成九不气愤;六成四认为中国应该承担两岸关系恶化的责任,一成四认为不应该。
  
八成五认为中国阻挠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矮化台湾在国际组织地位,对两岸关系有不好的影响;对于中国一方面说“凡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事,都要努力去做”,七成八认为中国言行不一、欺骗台湾人民。
  
民调指出,六成民众同意“北京不可能对台湾主权议题做出让步,所以不应再对中共心存任何幻想”,二成四不同意;对于中国主张台湾先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可针对中国允许台湾参加一些民间性质的文化、经济国际活动进行协商,七成二受访者不能接受这种主张,一成三可以接受。
  
这份民调是台湾智库委托中华征信所于6月9日至11日进行,以电话访问完成1067份,在95%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约正负3%。(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