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 来自穷乡僻壤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1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生于河南宝丰的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近日以其姐姐黄崔珂女士的名义,在郑州大学设立贫困生奖学金,资助了该校一名河南宝丰籍的贫困生5000元。此项奖学金自今年设立起每年都将对郑大宝丰籍贫困生进行资助。崔琦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出资35万元在家乡捐建希望小学。

据中原网报导,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省宝丰县,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1957年在香港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196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1998年,崔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6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

聪明伶俐的小伙子

1939年的中国,满目疮痍,哀鸿遍野,位于中原大地的河南宝丰县更是民不聊生。就在这一年的2月28日,崔琦出生在范庄一间用砖石和土坯建造的农舍里。

崔琦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他的爸爸是一个耿直方正、不爱言语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他的妈妈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深明事理,为人和善,是远近有名的贤妻良母。

1949年,崔琦从新玉镇(该镇49年后撤销)高皇庙小学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他便辍学在家,一边帮助父母干农活,一边在范寨小学当代课教师,还时不时帮村里写写材料。一次村里丈量土地,村长叫他去帮忙。别人都是量一下记一下,可他是只看不记,量地的人喊:“琦,你记了没有?”崔琦说:“你只管量吧,俺心里搁着呢。”等几块地量完了,各块地的亩数他一一准确地报了出来。听说这事后,村里的老会计不信,专门找了一块近似于三角形的“一杆旗”地让他算。等各个边的数据刚量出,崔琦就说出了这块地的亩数。那位老会计反复算了多遍,与崔琦报的亩数分毫不差,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这个娃今后肯定有出息。”

为了儿子的长远前途,1951年他的妈妈毅然决定让12岁的崔琦投靠于前两年去香港的两个姐姐以完成学业。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不大愿意,因为男孩大了可以帮忙干农活,但他妈妈却非常坚定地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却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活活饿死了。


漂洋过海寒窗苦读

崔琦到香港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一要学说广东话,二要学习英文。三姐便让他先在荃湾小学重读六年级。刚开始时,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及生活拮据等原因,崔琦异常孤独、苦闷,强烈思念在家乡的父母亲,两次写信给妈妈要求回老家。妈妈收到信后,通过别人告诉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渐渐地崔琦一颗浮动的心才平静下来。

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崔琦考上了香港培正中学。该校是当时即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广州培正中学的分校,教学质量堪称一流。

当时他的二姐、三姐在香港收入都不高,即使是省吃俭用,支付他的生活费已觉吃力,再支付昂贵的学费实难承受,解决学费成了头等大事。崔琦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靠加倍的努力学习,争取年年拿到奖学金。功夫不负有心人,崔琦在培正中学的6年时间里,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再加上每年老师都给予他“家境清贫,学费减免”的评语,他的学费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1957年夏天,崔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翌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斯州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挪威裔美国学生琳达。

1961年,崔琦从学院毕业后,为了进一步深造,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作为自己的下一个人生阶梯。

在大学里,崔琦是个体育、文娱活跃分子,他矫健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此外,他还拿过游泳比赛的名次;在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上,他表演过独唱,并担任过乐队的指挥。


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崔琦由于在尖端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不仅成为美国高尖科学学会会员,而且在1984年荣获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198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4月荣获本杰明•富兰克林物理奖——这是物理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 崇高荣誉。当时很多同行都相信,崔琦有很大机会更上一层楼,因为历史上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都是在获得富兰克林奖之后才得到诺贝尔奖的。果然不出人们所料,半年以后,1998年10月1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科学院传出了一个令全球华人振奋的消息:59岁的崔琦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六位荣膺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人生有些东西比成功更可贵

获诺贝尔奖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大的成功,可是在崔琦眼里人生有些东西更可贵。有一次在电视访谈节目上,主持人问崔琦,“如果那个时候妈妈没有送你出去读书,你如今会怎样?”一般的人都以为他会讲教育改变命运,讲感谢妈妈的话语。但是崔琦却说,“我宁愿当时妈妈没有送我出来,农村家里有一个儿子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当时留在农村,或许我一直不识字,但我父母或许不至于饿死。”@(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一大早我到公园锻炼,几名便衣始终散围在我的四周,较前两天相比,今天跟踪的规格有明显提升。返回家的路上,数名便衣紧随身后。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小德如曾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一家人修炼法轮大法,幸福美满,亲朋好友也都修炼法轮大法 ,祥和而幸福。1999年,中共开始了一场灭绝人性的迫害……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的北京刺骨寒风,声动天地,可那群“因为我”而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的便衣兄弟,却仍坚忍地守在我的办公室外面。无人性的刺骨寒风显然没有在意裹胁在它漫无边际严寒中的这些生命。
  •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20日)发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记录台南黑糖制糖师以柴烧古法炼糖的故事,找回台湾的“甜蜜”记忆。
  • 法度的父亲因为坚持信仰,于2001年在中国大陆被迫害致死,这一年法度才1岁。自此,戴志珍带着女儿走遍全世界,唤醒人们的良知,制止迫害。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外出真相调查十七天后回到家(编者注:十一月二十九日能够从警察的眼皮底下离开北京,最后得以完成长达十七天于辽宁、吉林、山东三省的调查,高智晟感谢上天赐予他这次机会与知道真相后得到的力量。
  •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高智晟,维权
    今天是我向胡锦涛、温家宝写了反映残暴的地方政府非法迫害自由信仰者的公开信发表的第三十五天,也是中国政府开始非法用下作的流氓手段二十四小时盯守、贴身跟踪我全家的第三十三天。
  • 台湾药学博士林威宇(Wei-Yu Lin)自幼患有哮喘与鼻敏感,求医问药没有效果。本以为一生无法摆脱病痛,然而,在他26岁的时候却迎来了转机。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