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地新行业 过桥付费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讯】(明报新闻网2007年6月23日报导)广州珠海城郊村民在一条小河上搭起小桥,向路人收取过桥费,令村民纷纷仿效,令小桥增至5条。

负责收费的阿老妇表示,她是当地村民,两年前,她的家人花2000元买来木板、浮桶等物,请人修了一座小浮桥,夜间在桥两头开灯照明,方便行人出入。在桥通行后,自己就专门守在桥头收费,一直到深夜。

广州日报报道,不过让阿婆感觉不爽的是,原来只有她一家建有小桥,“但看到生意不错,村民竟然纷纷仿效,一年多时间又冒出了四架类似吊桥”。记者随后沿河道走了一趟,在这条河涌中不足百米的河段上,果真有5座私桥,几乎平均不足20米就有一座简陋的木桥,同样桥头端坐的“收费员”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伯阿婆。

因为工业区里工厂众多,聚集数千外来工,近年不少外来工纷纷到河涌对岸村庄里租房居住,但这不到10米宽的河涌挡住工人的去路,因为原来没有桥梁,住在村子里的工人上下班途中须绕远道。自从架起私桥后,不少工人为了图方便,只得选择交费过桥,每一人次收费5角。阿婆介绍,现在每天差不多可收20元钱左右,但原先仅有她家一座桥的时候,生意好得多。每月下来有数百元的收入,除去维护费用,算是自己管理小桥的薪金。

每次过桥收费5角人民币,有桥主更设月“月票”制度,每月缴交15元人民币,过桥次数不限。

广东莱特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孙成表示,尽管村民私自架桥收费不合法,但合乎情理,因为公共资源的缺失,村民自费建桥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他们当然有理由收回成本。然而因为桥梁是私设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很难认定责任。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满足过往行人的需求,有关部门理应履行职责,建座牢固的桥梁,弥补公共资源的缺失。

相关新闻
上海前人大主任受审 曾被指帮情妇获政协委员资格
中共党媒高官称记者写稿要当奏折写 引热议
上海知名橱柜公司“全屋定制”门店人去楼空
中共三中全会确定会期 专家:释恐惧垮台信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