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农业注活水 农信保协助融资新方案上路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十四日电)“为农民作保”,财团法人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在台湾农业发展扮演重要角色,七月起多项新方案上路,如配合“农地银行”政策,推出购置农地贷款;把信用保证贷款上限提高至新台币8千万元;把可申请网路送保金额案件提高至3百万元,盼协助推展新农业运动,让台湾农业亮起来。

近年来,返乡圆田园梦成为新风潮,农信保基金为有心务农,却没有财力的年轻人开了一扇窗。

农信保基金总经理宫文萍接受中央通讯社专访,畅谈近年下乡宣导,所感受到台湾农业强韧生命力,特别是台湾农业迈向年轻化、有机化、科技化、精品化,对资金需求日殷,因此,农信保基金必须推出更多全新保证产品,许多新方案七月起将陆续上路。

农信保基金1983年成立。当初为协助农家资金需求,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农业信用保证制度实施方案”,由政府机关、农业行库及农渔会共同捐助3亿元,成立农信保基金。

在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台湾农业面临冲击。“为农民作保”、担任间接融资角色的农信保基金以往多站在幕后,近年来也开始下乡,踏上第一线宣导,盼农民多利用这个信保机制,为台湾农业挹注能量。

宫文萍回忆,2005年6月,在200多公顷一片绿油油稻田中,所搭建出的屏东农业生技园区临时办公室里,她向农民讲解“由农信保基金当保人,可以帮助没有担保品的农渔民取得贷款,顺利进驻园区,实现梦想”。

虽然室内高温难耐,不过,台下的农民眼睛闪闪发亮,神情专注,因为想转型投入农业生技领域的他们,正苦缺资金,“我们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个机制耶!”他们热烈交头接耳的说着。

2005年农业金库正式成立;2006年农业信用保证基金由隶属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基金会主管,改隶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管。

宫文萍认为,农业政策、农业金融监理、农业信用保证机制三元架构成形,让农信保基金更能与农业产政策配合,全力协助台湾农业转型发展。

因此,农信保基金高层频频下乡宣导,还特地在全台各地设置展业辅导人员,作为各乡镇农渔会、农渔民的单一窗口,提高效率。

与农信保基金往来已久的农渔会干部有点惊讶对他们说,“以前从没看过董事长、总经理到我们这儿”。

假日全台走透透虽辛苦,宫文萍认为,以往农渔会会为担保品不足的农民,把文件送到农信保基金代为保证。但下乡宣导是希望农民能主动争取透过这个机制的协助,取得贷款,“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出击果真成效惊人。农信保基金2006年办理保证案件4万4375件、金额233亿8863万元,这个数字分别是2004年业绩的逾四倍及逾二倍。

宫文萍认为台湾农业生命很旺盛,而且近年来许多新一代年轻人陆续投入,台湾农业开展了全新风貌。

她细数鱼鳞面膜、云林县古坑咖啡、南投县梅子醋、无毒农产品、自然猪,台湾农业已逐渐转型迈向安全、健康的绿色生命产业。

配合台湾农业转型变迁,农信保基金推出许多创新服务及产品。

其中,网路送保服务,5到30分钟内即可获知复核成果,原本仅限新台币1百万元以下案件,七月份起额度提高到3百万元以下,只要符合农业发展基金各项贷款要点规定的贷款对象,均可申请。

配合农委会七月启用“农地银行”建置计划,农信保基金也计划推出“农业信用保证基金辅导购置农地贷款保证作业要点”,协助农民获得购置农地资金。

宫文萍说,农民转型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农业生技产业,势必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因此,农信保基金七月起还把信用保证贷款金额上限从6千5百万元,提高至8千万元,以充分与产业转型发展脉动相结合。

顶着骄阳烈日,宫文萍七月起将再展开新一波下乡宣导。她完全不以为苦的表示,协助台湾农业注入资金活水能量,让农业展现多元、健康、安全、高科技新风貌,是全民之福,也是农信保基金的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