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个人资料泄密数量破记录

【大纪元1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原、王珮琪综合报导)姓名、生日、社会安全号、银行账号、信用卡等个人敏感资料是网络罪犯敛财的至宝。从公司、政府部门、大学及医院等机构偷窃个人资料的情况日趋严重。个人资料泄密案件在2007年急剧上升,这种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不会停止。

科技安全网站Attrition.org收集、跟踪记录个人资料遗失情况。根据该网站的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亿6200多万笔资料遗失或被盗,是2006年4970万笔的三倍多。

2007年个人资料泄密的单位包括98家公司、85所学校、80个政府机关以及39家医院或诊所。

美国是个人资料泄密最严重的国家。在记录的300多个资料泄密案件中,有261起发生在美国。

2007年泄密的美国个人资料高达7900万笔,是2006年2000万笔泄密资料的近四倍。这是个人资料失窃资源中心(Identity Theft Resource Center,ITRC)的统计结果。ITRC由曾遭遇个人资料被窃的琳达-佛里(Linda Foley)所创立。

个人资料泄密案例的增长代表了网路犯罪越来越严重。

数据库或者网站被黑客入侵,电脑及硬碟、磁带、随身碟等可携式存储设备遗失或被盗,都会造成资料泄密。随着无线数据传输越来越普遍,哈佛大学的网络运营单位主管杰-土莫斯(Jay Tumas)认为,黑客会将目标瞄向这块有重要漏洞的地方。

例如2007年初,美国大型折扣零售集团TJX Cos.发生至少有4600万份客户资料被盗事件,这是历来最严重、影响人数最多的资料失窃案。安全专家认为此失窃案始于黑客拦截了位于迈阿密的两家Marshalls商店的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进入了TJX的数据库中心。

另外,Attrition和ITRC这两家非盈利机构的数字还显示,与黑客窃取数据相对的是,公司雇员丢失敏感数据案例数也在增长,比如雇员随身携带的内有敏感数据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磁盘等丢失。佛里认为这类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Attrition的布赖恩-马丁(Brian Martin)说,“随着更多的公司拓展更多的业务,每年会有更多的个人数据失窃。我认为个人数据失窃案例数将会稳定地上升。”

(资料来源:美联社,今日美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防泄密 马营讯息传递不倚赖电邮与手机
十大消费新闻 东森购物消费者资料外泄居首
电子护照明起接受网上申请
0800165165耍“诈”/当心!165有冒牌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