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小百科:卢安达种族大屠杀

人气 13

【大纪元12月19日报导】(中央社18日路透电)联合国设在坦尚尼亚的卢安达国际刑事法庭(ICTR)今天裁定,策划1994年卢安达种族大屠杀的前上校军官巴戈索拉(Theoneste Bagosora)有罪,并判处无期徒刑。

以下是卢安达种族大屠杀的细节:

战争:1990年,图西族(Tutsi)主导的“卢安达爱国阵线”(RPF)成功从邻国乌干达入侵卢安达北部。这场行动促使胡杜族(Hutu)出身的总统哈比亚里马纳(Juvenal Habyarimana)加速政治改革。

1993年8月,卢安达当局和卢安达爱国阵线签署协定,结束多年内战,达成权力分享与让难民回国的协议,但总统哈比亚里马纳一再拖延,过渡政府并未实现。

导火线:1994年4月6日,总统哈比亚里马纳与邻国蒲隆地总统恩塔雅米拉(Cyprien Ntaryamira)共乘的座机遭飞弹击落,双双死亡。

翌日,试图平息紧张的总理乌维依吉马纳(AgatheUwilingiyimana),遭总统随扈杀害。她虽然出身胡杜族,但走温和路线。

大屠杀:总统哈比亚里马纳死讯传出,引发百日疯狂大屠杀,主要是胡杜族杀害图西族人和温和派的胡杜族人。“国家发展革命运动”(Interahamwe)民兵部队用开山刀大肆屠杀,总共约80万人遭杀害。

卢安达爱国阵线逼迫胡杜族4万部队和2百多万平民流亡至蒲隆地、坦尚尼亚与隆伊(现刚果)。

1994年7月,卢安达新政府成立,胡杜族出身的毕济穆谷(Pasteur Bizimungu)接受提名任总统,卢安达爱国阵线指挥官卡加米(Paul Kagame)任副总统。2000年4月,卡加米当选总统,目前仍在位。

审判:1996年12月,卢安达国际刑事法庭开庭审理首件卢安达种族灭绝案。

设于坦尚尼亚阿鲁夏(Arusha)的国际刑事法庭指控,巴戈索拉主使部队与国家发展革命运动的胡杜族民兵部队,执行屠杀。巴戈索拉被判有罪并处以无期徒刑。

对当地区域的影响:卢安达部队在1990年代两度入侵邻国刚果,试图追捕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罪犯。刚果自1998年以来发生的战乱冲突,估计造成500多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人死于饥荒与疾病。

相关新闻
数千刚果难民逃往乌干达卢旺达
刚果:联合国没有阻止屠杀平民
疑涉种族屠杀  卢安达总统亲信德国落网
卢旺达驱逐德国大使但不准备断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