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35年 郭明珠“用生命影响生命”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 台中报导)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35年社工督导郭明珠近日成为美国“国家暴力虐待及创伤研究机构”(The Institute on Violence Abuse and Trauma,IVAT)主办之“威廉ž弗德里希纪念奖”的唯一得奖者,为表彰其从事儿童性虐待、评估及处遇的重大贡献。

郭明珠表示,可以坚持助人工作35年,动力其实来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态度及理念,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视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去影响别人的生命;同时,作为一个社工员,更要当一个做承诺及实现承诺的人,如此才能协助服务对象走出逆境、向上提升。

执行长王明仁说,自民国76年家扶基金会开办儿童保护服务,关怀辅导受虐儿童以来,郭督导不仅主动参与会内会外攸关儿童保护治疗专业种子人员培训、受虐儿童游戏治疗、团体督导、晤谈技巧等课程,还远赴美国、香港、韩国等地进修研习,以精进个人在儿童少年保护工作上之专业。

在从事儿童保护个案工作21年的生涯里,郭明珠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安置辅导过一名婴幼儿时期即遭受疏忽虐待的个案小如,小如的父亲未善尽照顾之责,因而成为家扶辅导安置的儿保个案。后来小如的父亲因事入狱,转由伯父收容照顾。但轻度弱智的小如,不懂如何与家人相处,无法从中得到归属感,开始中辍,并且未婚怀孕,最后又再度转介至家扶。中心除安排小如重返学校,并给予生活辅导与两性教育,对于小如的孩子也只得以儿保个案安置照顾。

个案结案后又再度接案,通常是社工员最感无奈与不乐见的结果。小如的例子,凸显出早期发现、早期介入的重要,也显示出当儿保个案的社会资源薄弱、政府或民间机构又无法及时洞察介入时,二代儿保案的发生恐怕是很难避免的社会问题。

至于35年的社工生涯中,是否有过工作瓶颈?郭明珠说,接案对象的个别差异化,往往是考验社工员敏锐度及能否适时调整工作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唯有时时检视自己是否处于足够状态,忠诚看待自己,并随时补充不足之处,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专业及自信并解决问题。

身为一位社工,郭明珠认为不仅要对服务对象做出承诺、给予爱与关怀,并且必须发自内心承诺愿意陪伴他们走过、度过生命的低潮,重拾彩色的人生。这个发自内心的理念与承诺,应是郭明珠获得“威廉ž弗德里希纪念奖”国际殊荣肯定的真正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余雪兰/嘉市报导〕关怀街友的人安基金会嘉义平安站长甯顺彦,三个月前到台北开会,在简报街友的图片中惊见大学同学,他表示,虽然北部已出现“博士街友”,但看到以社工为志的同学,竟沦落街头,还是震惊不已,难以置信。
  • (据中广新闻报导)高雄县一名男子为了九万元,竟然一念之间,带着怀有九个月身孕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寻短,还好,男子后来于心不忍,自己打电话给119,让一家人都及时获救。高雄县政府社会处已经紧急介入处理,并提醒民众,如果生活上出现问题,都可以打“1957”24小时专线,寻求社工协助。
  • 〔自由时报记者王荣祥/高县报导〕惊传一家6口烧炭案,县社会处长吴丽雪大声疾呼民众要珍惜生命,碰到困难可先向社会处求助,甚至帮忙“找地方躲债”也行;吴丽雪提醒有困难民众多使用1957马上关怀专线,社工会立即介入。
  • 一名来台工作,逾期滞留的越南籍劳工斐仲亥,在逃避警方查缉时,失足坠楼,昏迷已经十天,每天需要三万元医药费,但是,越南老家经济困顿,父母没钱可以来台探视,台中“童综合医院”社工课为了筹措医药费,将向县府社会处提出劝募申请,希望能够帮助这名越劳。
  • 做报社工作的戴先生在中场休息时说:“大陆的演出都是由官方办的艺术团演的,而这个演出是由一个与官方没有任何关系民间艺术团体演出的,表演得相当好相当好,真是了不起。”
  • (据中广新闻报导)受经济不景气冲击,失业人口急速攀升,彰化县社会处调查发现,近期除了因中年失业或经商失败者沦落街头外,街头游民更有年轻化趋势,有多位七年级生、甚至是科技新贵,因谋生不易也加入街友行列,令社工人员相当感叹。
  • 国宝爱心不落人后!日前南下参加活动的海角七号演员茂伯(林宗仁),阅读多篇本报弱势族群的报导后,昨日透过经纪人主动向本报联系,希望能为偏远地区尽一份心力,并特别抽空与恒春基督教医院社工前往满州乡关怀独居老人,也为医院招募服务志工及募款活动代言。
  • 大学毕业后便投入老人生活圈的华山基金会社工员张纹绫,负责照顾万丹乡30位独居老人,经常忙得没时间休假,张纹绫充满热情,老人家被她认真的傻劲感动,把她当成孙女看待。

  • 来自德国的马丁夫妇,昨天和花莲家扶中心的寄养儿“小馨”相见欢,马丁夫妇因婚后没有生育,决定领养亚洲地区的小孩,1个月前和“小馨”配对成功,昨天马丁夫妇参加花莲家扶中心感恩茶会,小馨和德国爸妈虽“鸡同鸭讲”,但一点都不怕生,还会主动“抱抱”!家扶中心社工说,小馨最快于明年2、3月到德国,和领养父母团圆。
  • 担任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社工已有35年的郭明珠,最近获美国“国家暴力虐待及创伤研究机构(IVAT)”颁奖表扬,虽无法亲往美国领奖,郭明珠今天接获奖牌仍深受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