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英九:国教不宜立刻延伸 谢:保障职生升学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二十四日电)有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今天主张,保障一定比例高职学生进入公立大学,并鼓励高中社区化,评鉴差的大学应有退场机制;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主张加强补助弱势,但不赞成国教立刻延伸到十二年,五年五百亿元卓越大学计划可变成经常性预算。

公共电视、中央通讯社、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苹果日报共同主办的“2008总统大选公民提问电视辩论”下午登场。两位总统候选人回答公民代表黄子魁提出的“多元的升学制度由于城乡资源不均,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学泛滥,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专业能力却越来越低落,如何解决以上两个教育问题”时,做以上表示。

谢长廷表示,近年大学品质因大学数量增加、预算没有增加而降低,他提出“繁星计划”,保障一定比例高职学生进入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好又便宜,但因考试制度、多元入学制度问题,有钱的人进到好的大学,没钱的人却进到贵的大学,这是矛盾;应建立技职体系的教育,鼓励“高中社区化”,让高中职水准提高,减少城乡差距,且致力高中职免试、免学费。

马英九主张加强补助弱势,以大学来讲,原住民、身心障碍者、低收入户学杂费全免,助学贷款毕业后三年再还,如果收入仍未达每月两万五,可再延两年。他不赞成立刻把国教延伸到十二年,认为应重新打造技职教育;并提出“万马奔腾计划”,每年提供一万名额出国进修、开放两万名额让外国学生来台念大学。

黄子魁追问指出,除补助之外,师资不愿意下乡是重要问题;就学人数少,大学供过于求,是否学校合并或转型?

谢长廷表示,师资不愿下乡是城乡差距的问题,过去资源过度集中北部是错误,造成许多后遗症;他建议推出奖励制度作为配套,也认为大学应该有退场机制,评鉴差的要有退场机制。

马英九说,大学评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技职型,建立不同标准,被评鉴对象的理念也要作为参考,补助比较实际;现行的五年五百亿元卓越大学计划可变成经常性预算,每年一百亿元,让大学有竞争力;此外,拉平公私立大学教职员的待遇,相信问题可解决大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