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界新血社区修炼 先当小镇医师看众生相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三日电)体验槟榔西施、拜师学当一日乩童、切菜做饭送便当,不要怀疑,这些是医师的修炼项目之一,台湾一年一千三百位毕业医学生,在进入白色巨塔前,先要在社区走一回,与居民人际互动,连卫生署长的千金也曾经历与众不同的学习之路。

这些菜鸟医师看到了社区众生相,台北荣总第一年住院医师杨芷明在家访的过程中,看到有个老婆婆有个子女孝敬的电子血压计,但老婆婆不会使用、嫌麻烦,血压计连同盒子里原封不动的放在橱藏柜底层。

杨芷明帮忙志工切菜、家访送餐,关怀独居老人,她在实习报告中写道:“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是一小部分,但是,有同样许许多多的情况在台湾各地发生”。

刘兆宏在振兴医院第一年住院医师训练时,有一次和志工在大热天访视一位老人家,长者家人从冰箱拿出饮料请大家解渴,刘兆宏婉拒,一小时后,他发现随身带的相机遗忘放在老人家中,当他骑车回去时,看到老人家属站在门口拿着相机和饮料,等着他回来亲手把相机交到他的手上。

刘兆宏满怀感恩,接受老人家好意奉上的饮料,他在实习报告写道:“这幅景象,这口冷饮,我深深的感动,我的一点适时关怀,让老人家和家人感激万分,这不禁让我想到,在医院中,许多医师努力为了病人做了许多的检查和治疗,可是到头来,有时还赢不到病人的尊重,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医界新血干脆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据开业医师洪德仁所知,行政院卫生署长侯胜茂的千金侯君颖在新港文教基金会实习时,就曾经跟如假包换的槟榔西施“实习”,在了解槟榔危害健康前,体验一下槟榔西施及红唇族的生活甘苦。

这还不是最劲爆的,洪德仁说,还有位男医师看到民众求神问卜求药签,决定向一位乩童拜师,不是医师也要怪力乱神,而是亲身体会民俗信仰对老百姓心灵支持的重要性。

这些小医师所参与的实习课程是一般医学训练社区医学课程(PGY1),自从2005年八月起,将近有四成六的第一年住院医师选择暂时离开医院,走入街头巷尾,其他医师则选择在最基层的医院学习,贴近社区民众。

一南一北的新港文教基金会、北投文化基金会接受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委托,办理社区医学训练,受训的医师各以两周及一个月的时间,看似在社区闲逛,其实把自己沈浸在社区关怀、全人医疗的实境中,看待疾病与医疗。

这两个基金会的灵魂人物分别是前行政院政务委员陈锦煌与洪德仁,两人像是父母辈那一代充满人情味的典型“小镇医师”,基金会的角色则像是古早的庙埕,凝聚乡里感情与居民活动中;只不过伴随人口老化而来的长期照护需求下,以现代化的面目呈现,成为结合社区总体营造与全人医疗照护的社区医学新模式。

把社区当成新手医师修炼道场,这个模式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洪德仁认为,有远见者要看的是日积月累的影响,因为它要在医界新血终生记得在社区点点滴滴的感动,莫忘悬壶济世的初衷。

振兴医院第一年住院医师施彬彬就有这样的体认,他的报告写着:“学习由全人的角度出发加上问题为导向的思考模式,广泛而有系统的去处理病患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疾病,更要去思考病患及他的家庭,及可能的需求困境等,医‘身’更要医‘人’。期许未来的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课程计划能更臻成熟,培育更优秀的现代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