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利美商品 官员:国内保险业买的量蛮大的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旭如台北十四日电)美国两大房贷公司房地美(Freddie Mac)及房利美(Fannie Mae)陷破产危机。财经官员直指,国内保险业者投资这两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化商品,“量还蛮大的”,只要投资有可能出现减损,业者无论哪种列帐方式,都需要在财报上提列损失。

美国次级房贷未歇,对国内金融机构冲击到底有多大,成为投资人心中一大疑问。不过,寿险业者宣称,购买的相关证券化商品都放在持有到期部位,除非这两家公司倒闭,否则不会影响短期损益。

美国次级房贷去年中旬爆发以来,起因美国房市衰退,引发风险较高的次级房贷(subprime)违约率暴增,贷款人还不出钱,不仅危及银行债权,银行已将消费者承作的房贷包装成各种证券化商品,包括MBS(房屋抵押贷款证券)、CDO(债权担保凭证)等,向全球机构投资人销售,国内不少银行、保险业就买了这些次贷相关商品,随次贷信贷危机爆发,投资人就等于踩了地雷,等着认列损失。

根据金管会统计,截至五月底止,国内银行、保险业者投资次贷相关商品及SIV(结构式投资工具),总投资部位达新台币849亿元,总损失425亿元,其中已处分损失达97亿元,但还不含房利美、房地美的可能损失。

官员透露,国内保险业者持有房利美、房地美等美国主要房贷公司发行的RMBS(住宅房屋抵押贷款证券)部位“量还蛮大的”,日后的认列损失更是一大复杂难题。

不过,财经官员表示,只要因重大事件造成资产减损,金融机构无论采哪种列帐方式,依照会计准则34号公报规定,只要有损失之虞,都要提列损失。

截至目前为止,房利美、房地美尚未被调降公司债信评等,成为这一波次贷新风波的难得好消息,财经官员表示,一旦评等被调降,有相关投资部位的金融机构难逃提列损失的命运。

相关新闻
台金管会:美次贷影响 金融业总损失237亿元
全球股市大地震 投资型保单首重资产配置
美保险业次贷损失将逾卡崔娜理赔
金管会:金融业次贷损失425亿 相当有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