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贡钦:三鹿已死 乳难未已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讯】(BBC中文网点评中国)三鹿“毒奶粉”造成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世人的震惊和愤怒。“毒奶粉”不仅使近30万婴幼儿父母的心在流血,而且使中国社会的良心也在流血,如果还有社会良心的话。受伤害的近30万婴幼儿,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却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累赘。

虎毒不食子。为了钱,为了权,为了头顶上的光环,“毒奶粉”事件的肇事者可以牺牲30万婴幼儿的未来。牺牲下一代的民族,没有光明的未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社会就得不到安宁。“三鹿已死,乳难未已”的现状,表明三鹿集团虽进入破产程序,但对受害者造成的危害和补偿,还未结束;表明中国乳品安全仍岌岌可危,食品安全的防护网仍未健全。

仅石家庄一地,近年接二连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2005年的“红心蛋”、2006年的“黑心肉”﹑2007年的“毒饺子”﹑2008年的“毒奶粉”﹐2009年不知将会是哪个食品出问题?

这表明造成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仅是企业经营者的素质问题和各级官员的作风问题,而涉及到现行的政府管治体制仍是人治,无法从制度上保证普通百姓餐桌上一杯放心的牛奶、一枚安全的鸡蛋。

当“毒奶粉”事件的当事人受法律制裁和三鹿集团遭破产清盘后,人们最关心的是:受伤害的近30万婴幼儿如何救治和康复?食品安全的下一个危机将出现在哪里?政府的监管部门都干什么去了?

受伤害的近30万婴幼儿如何救治和康复?

据媒体透露﹐三鹿等22家责任企业愿意向30万名患儿赔偿,赔偿标准是死亡病例赔偿20万元﹐重症病例赔偿3万元﹐普通症状赔偿2000元,并建立2亿元的医疗赔偿基金,负责患儿在18岁前相关疾病的医疗费用。

部分患儿家长拒绝赔偿方案,认为赔偿金额太低,赔偿方案是单方面的、封闭性,没有咨询受害人的意见,也没有公开听证。据报,一些患儿者家长由于不满赔偿方案希望举行记者会表达诉求而遭警方短暂扣押。

如果你的孩子是受害者,你将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患儿住院、医疗、康复等费用,远超过赔偿费用;如果患儿不幸病逝,造成的各种伤害,更远超过赔偿费用,赔不胜赔。

可行的办法,受害方和加害方上法庭诉讼,由法官在双方提出的赔偿金额中裁定一个妥协点,并将三鹿破产清盘所得资金优先偿付患儿赔偿金。

下一个危机将出现在哪里?

“毒奶粉”一方面向下游产品漫延,以其为原料的大白兔奶糖等产品陆续发现有三聚氰胺;另一方面,输港的鸡蛋中发现三聚氰胺,并追溯到饲养蛋鸡的饲料中被掺“毒”。

可推论:凡饲养鸡、鸭、鹅、牛、羊、猪、鱼等禽畜和水产的饲料中可能都有三聚氰胺,并通过食物链向人类传递,就像早两年出口到美加等国的宠物饲料中发现三聚氰胺。

在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来应付营养检查指标,早已是业内的潜规则。

近年来,由于改良和引进的食品种类增多,而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安全食品也逐年增多。从国外的如疯牛病、转基因食品、生物恐怖等问题,到国内的蔬菜、水果使用的农药超标,家禽家畜饲养中的瘦肉精、激素、氯霉素的滥用,食品添加剂中的糖精、色素、防腐剂的超量,越来越多的例如三聚氰胺、氯霉素、雪卡毒素等化学、生物学名词进入百姓的餐桌和口中。

食品危险,防不胜防,我们除了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各级食品安全质检机构,尽可能的围堵和发现不安全食品外,要建立第一时间在媒体公开向国民通报不安全食品的制度,就像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和矿难、车祸、爆炸等人为灾难及时向公众公布那样,不受长官意志和政治诉求所左右。

如果2007年12月三鹿集团收到消费者的“毒奶粉”投诉能及时自查并向社会大众坦诚公布,立即停产并召回产品,三鹿也许有救,然而拖了8个月,到2008年9月,三鹿等22家企业的产品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造成近30万名患儿致病。三鹿“毒奶粉”事发后,我曾致电石家庄的朋友查询,回答是:我们不喝三鹿牛奶一年多了。三鹿死矣。

三鹿被永久的钉在耻辱柱上,向近30万名患儿赔罪,以儆效尤,就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既悼念遇难的30万中国人,也把大和民族钉在耻辱柱上。

“毒奶粉”事件后,蒙牛、伊利、光明等乳制品企业发布质量诚信宣言,我反复看了几遍,冠冕堂皇的宣言中唯独缺少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如果再出现对人体有害的乳制品时,何时公布,如何赔偿?是否还是威权遮天,重金堵口?

下一个食品危机将出现在哪里?没有答案。但平民百姓至少要知道,下一个食品危机出现时要如何动作。

三鹿企业已为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偿和学费。中国人突然发现,刚解决了温饱,又要为食品的安全、空气和水的干眶而艰难的奋斗。

政府的监管部门都干什么去了?

从三鹿毒奶粉造成的第一例病例到整个事件爆发,厂方、行业协会、媒体、医院、各级政府、各级质检等有关部门,无一警觉,无一采取预警措施,任由毒奶粉流淌。现在回头看,不是不知不觉不作为,而是有知有觉不作为。无非是离三鹿集团所在地不远的地方在开奥运会,头等大事,一切让位。

当时如果披露出“毒奶粉”事件,可能会引发对奥运的干扰。所以,以人为本让位给国家荣誉等头等重要大事。喊以人为本的口号容易,真正做到真难。不管算经济账还是政治账,三鹿毒奶粉使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成本大为增加,当然,收益也大打折扣。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应用行政手段挽回影响。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三鹿集团所在地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主要党政官员问责下台。又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0月15日批准发布了《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再如:9月24日,蒙牛、伊利、光明等乳制品企业发布质量诚信宣言,决心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切实承担起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然而,这能够防止再次出现大规模的食品安全危机吗?食品安全网够牢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魔高一尺,道未高一丈。

当政府的管治能力被官本位笼罩和被利益集团绑架之日,势必唯上、唯官、唯权、唯钱,就是民本、民权、民生被抛弃和食品安全不设防之时,尽管有1100道质检门。

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传出中国的三元、娃哈哈、完达山等食品企业竞相购并三鹿企业,它们看中的是三鹿这个中国最大乳制品产销企业的市埸份额。不论这些企业的真实意图,是扩大企业版图,还是乘机炒作,都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带来极大的伤害。

经营50多年、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执中国乳业产销牛耳的三鹿集团破产清盘瞬间倒下的结局,警示天下:

其一,任何忽视民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企业,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管是国企、民企或“三资”企业,不管过去的经历有多么辉煌。

其二,食品安全,不仅仅靠质检部门严格把关,还要靠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公民意识,守护餐桌上的每一件食品的安全;靠每一家医院和每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从患者的异常状态中发现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象上报疫情一样及时处置;靠媒体的社会良心,及时向公众披露不安全食品的信息,象披露地震、事故等灾难一样快速不断地传递讯息。

其三,食品安全的最大责任者是各级政府,食品不安全造成的最大受害者也是各级政府,不仅赔了金钱,还赔了税基,更赔了信誉。

欧州文明史中,从神权至上到人权至上,经过文艺复兴的几百年的不懈努力。

中华文明史中,要从官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仍需漫长的岁月。构建和谐社会,仅是一个起步。

“毒奶粉”事件再一次证明:“以人为本”,说易行难。中国政府平时对人权维护不彰,遇到危机来临的关键时刻,难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个时髦的口号,如果不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仍是个口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大陆人:该陪着田文华一同受审的还有谁?
中共毒奶宣判避责  受害者家属痛批
毒奶受害家长要求病童终身获免费医疗
香港报纸批评毒奶粉案审判结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