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吴惠林 为“资本主义”说公道话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新思维(1)

罗伯.巴伯拉

标签:

当2008 年下半年全球遭受“金融海啸”侵袭,在不绝如缕的求救声中,却也响起对“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质疑声,甚至有罪魁祸首的指责。

这个场景非常熟悉,最近的是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如火如荼之际。当时各个角落响起对“资本主义”的质疑声,也指资本主义是祸首,并有人附和马克斯当年说法,认为资本主义已到自我毁灭的时候了。

质疑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不绝如缕

1998 年10 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圣恩(Amartya Kumar Sen )时,资本主义又被数落了一次。没想到十年之后相同场景又出现,200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素有“左派的良心”、挞伐自由经济或资本主义不遗余力的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 )。

其实,历史上一直不乏对资本主义的数落。最有名的除马克斯之外,被归为奥国学派的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 )在1942 年也提出,资本主义因为发展得太成功,终而产生危机而没落、毁灭。

不过,尽管有关资本主义的种种众说纷纭,有个关键课题却必须先澄清:大家心目中的“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

尽管世人对“资本主义”耳熟能详,但其意义毕竟是模糊不清的,全球知名的产权大师张五常教授早在1981 年就说:“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甚至资本主义,它们的定义,含糊不清。

甚至在以严谨见称的经济学的范畴里替这些名词所下的任何定义,也大有问题。”迄今,这个说词仍是颠扑不破的,虽然充斥着各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我们却看不到清晰的资本主义轮廓,似乎每位批判者都树立一个稻草人来挞伐。

已故自由经济学前辈夏道平先生1988 年就曾说过:“‘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是马克斯创造出来,用以概括工业革命初期一切叫人厌恶的现象,做为攻击的总目标。

从此以后,‘资本主义’就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成为剥削制度的代名词,一般人不懂得经济学,也不熟悉经济学,遇到诉诸于感官情绪的反资本主义的宣传,他们就毫无批判地一概接受。”

反资本主义情结根深柢固

那么,既然“资本主义”这么模糊,何不设法将之定义清楚,或者干脆放弃不用,将之彻底埋葬算了。

虽然后者较理想,但因“资本主义”、“创造性资本主义”这个词太具吸引力了,根本不可能抛弃,由“裙带资本主义”、“超极资本主义”等等名词的出现都要加上“资本主义”就可知一斑。那么,既然无法放弃资本主义这个词,为免大家各说各话,还是应该将其做明确定义。

就我来看,夏道平先生说的最好,他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秩序。这种经济秩序,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生产与分配则由市场运作,透过价格体系来决定;政府的经济功能,只限于提供某些必要的法制架构,使市场能自由顺畅地运作而不加干扰。

所以我们也把资本主义叫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什么伟大人物的精心设计,它是芸芸众生个别行为的互动中慢慢自然形成的;高明的社会哲学家只是发现它,了解它的优越性、并进而发展出一套自由经济的理论体系。”

总之,“资本主义”这个迷人的名词不可能被丢弃,就应将其真义做明确的定义和说明,而“私产制度”或“市场经济”就是最好的代名词。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千千万万活生生、有灵魂、会思考的“个人”,而在人类有人与人之间互动以来,为了追求生活的最大满足,致“治理这地、生养众多、遍满地面”的境界得以达成并维系,发现市场经济是最好的制度。

当然,在市场经济里充满了人际间必须遵循的“准则”,我们姑且称为“市场规则”或“市场伦理”,而各个行为人也应该具备身为“人”的基本修养,如诚信伦理。

至于政府这个组织,在市场经济里扮演极其重要角色,简单地说是“维护芸芸众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实际生活在“所谓的”市场经济的人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叫人厌恶或苦恼的,却愈来愈多。这该怎么解释呢?

实情是,这不是市场经济的结果,而是市场运作受到许多违反经济法则的干扰使然,而干扰的源头,却吊诡的总是原该担任去除阻碍市场运作障碍任务的政府。

诚信伦理失落是金融海啸根源

对照当前的金融风暴,不正是芸芸众生“不诚信”、破坏市场伦理,而政府没尽其维护市场规矩、疏忽监理、没扮演好其角色所致吗?怎可反而责怪资本主义或自由市场呢?

以上的这些话语,是我多年来的深深感触,也曾在各种场合中说过,甚至也曾见诸文字,如今应邀为这本《资本主义的代价: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新思维》新书作序,再被诱引写了出来,因为本书作者罗伯.巴伯拉(Robert J. Barbera )很难得地不流俗,勇敢讲真话,而且比较正确地抓到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市场的真正涵义。

虽然他没有明确指人心贪婪、欺瞒成性、不诚信才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市场失败的根源,但全书扣紧“人的行为”心理层面的因素,而且针对金融市场动荡是祸源,就实际社会的动乱进行剖析,让世人明白真相。

作者结合熊彼得“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论”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19191996 )的“金融市场是动乱之源”说法,以学理配合历史事件为世人釐析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脆弱性,并对危机出现引来政府更多控制,甚至于“全面性接纳政府驱动型投资”大加挞伐。

本书很多内容是谈论为何我们必须接受资本主义的显着缺点。过去25 年的事实让以下见解获得支持:相信经济会自我修正是错误的。经济理论和中央银行必须根据这个观点重新调整其作业方式。

不过,本书也认同市场驱动型经济体的优点。未来几年,可能危及经济繁荣的新风险将很有可能出自于人们对自由市场的根本基础失去信心。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真正危机所在,这也就是“人们对自由市场的根本基础失去信心”,进而相信“政府全面干预”。

所以,作者藉由本书剖析金融危机之所以出现、资本主义为何会被认为失败,并以坚实的经济理论作为分析基础。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本书兼顾内行和外行,亦即所有的读者们都可在其中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全书篇幅并不算多,却分成四部十六章来撰写,可见每章短小精悍,不会有让人烦的长篇大论,让读者们轻松易读。

的确,“想要了解2008 年金融危机与学会规划全新决策基础架构的人,更会觉得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能真正吸收本书所蕴含之启示的读者不仅将学会更多技巧,也能养成一种能帮自己在后半辈子成为更优秀投资人的态度”。

不信?拿起这本书来看看便可知晓!(作者为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待续…

摘编自 《资本主义的代价》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终结贪婪华尔街,打造经济新世界(4)
改变世界的一张餐巾纸: 拉弗曲线(2)
【新纪元】谢田:身在道中勤勉扶轮的人们
金融时报﹕检视中国经济 评估泡沫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