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十一”大秀海外看(1)

【大纪元10月5日讯】(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FLV下载收看
WMV下载收看
中共在10月1日举行所谓的“盛大空前”阅兵及游行己经在北京落幕了,动用了数十万维护安全的保安及官员,很多人说在这个庆典结束以后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没有出任何的偏差。许多北京市民在结束了之后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样的说法会不会太偏激呢?很多国外的媒体都有这样的说法。不管您在国内或海外,对这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今天想利用一个小时的节目来探讨一下,中共“十一”大秀海外看。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本台两位资深的评论员,第一位是杰森评论员。杰森您好。

杰森:您好,观众好。

主持人:第二位横河先生。

横河:元庆好。

主持人:杰森博士和横河先生他们两位都是资深的中国专家,除了在电视台,在其它平面媒体也有多方面的评论,我们一开始先放一下影片,看看所谓中共“十一”大秀的一些片段以及外界对这的简短说法。

(播放影片)

这次阅兵游行有10万人参加,军方共有56个方队和梯队出场。

外界观察人士指出女民兵方队涉嫌造假,有些参加检阅的女民兵根本没有放过一枪,其中有人是奥运期间的模特和礼仪小姐。中央电视台称她们成功地完成了“从猫步到正步的转换”。

当天阅兵游行中,天安门广场打出了“听从党指挥”等标语。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表示:这次阅兵中最鲜明的就是突出中共对军队的领导地位。

游行队伍推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巨幅画像,美国媒体注意到这次游行首次出现胡锦涛的巨幅画像。

《纽约时报》报道说:“这次庆祝活动最重要的主题是呼应毛泽东60年前在北京的话。报道引述北京人民大学教授张明(音)的话说:中国已经没有意识形态了,政府没有任何思想,人民也有没有思想。”

游行队伍中有一个“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参加这个方阵的是清华大学2,455名大一新生和武警总部的935名武警,伴随着文革的红色乐曲“东方红”游行。

(影片播放结束)

主持人:欢迎各位观众朋友回到我们直播现场,我们首先来谈一下10月1日的中共庆典看起来好像很热闹,但是很多人看觉得这个“秀”满有意思的,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有一些地方看起来好像和西方社会不太一样,第一个很多人就觉得很奇怪,太整齐了!我不晓得两位对这个有什么样的看法。

杰森:对,整个体现出来的是整齐划一,中共想利用这个展现它一声令下,你几十万人都是一模一样按我这个指挥棒走,腿一样高,连计算机技术都运用来计算新兵,很多人过程中都像炼狱式的训练方法,历次都是这么搞的。

但是说当时代走到今天,特别全球只有剩下北朝鲜和中国还在搞这样的事情,当全球都在通行人性化这种因素的时候,中共就越来越体现这种落伍、过时,和某种意义上的可笑。

我们知道现在计算机技术,比如说我们看电影《星际大战》,就整个的效果来说,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机器人走的比这齐多了。而且中共播放这场“秀”的时候,全国人是延迟了30分钟才收看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干么花那么多钱呢?你用计算机做出一些人走的齐刷刷的,老百姓也不知道,反正整个阅兵过程,延街都不让人看的。

我觉得中共这个过程当中,在此时此刻,在这样子一个电子信息已经进入了个性化时代,网络也进入网络二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空间的,每个人都在展现自己个性的时候,却强调整齐划一,只能觉得像是个偏执狂的这种状态。

主持人:我看到海外,比如在美国过7月4日独立游行节的时候,很大的特色就是让老百姓一起来参与,旁边围了很多人来看热闹,跟纽约的感恩节梅西大游行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别,完全没有军事化的感觉在里面。横河先生您在美国待了很久,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

横河:在美国7月4日实际上是全民共乐,大家都高兴,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在放烟火,因为整个庆祝活动最热闹的并不是游行,而是晚上大家去看烟火,白天有些地方会有烤肉或者Party。没有一个以某一种东西为中心的庆祝活动,真的是大家庆祝。其它发达国家或是民主自由比较发达的这些国家,国庆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就是一个假期大家去渡假,政府出点钱让大家高兴高兴,有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曾经阅过兵的,而且特别整齐划一的,都是一些很集权的,从希特勒的阅兵到斯大林的阅兵,后来到北韩的阅兵。所以从整齐划一到想法来说的话,这次中共“十一”的阅兵并不是很新鲜。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次中共“十一”并没有新的主意,只是照着别人做,连阅兵的形式格式,让人看上去更像北朝鲜。是因为这些国家需要整齐划一来体现党的意志,而不是大家的意志。

刚才杰森博士讲的我很同意,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其实现在中国在思想上还是强调一致,但在生活上其实已经是多元化了,在这种相当多元化上面再去要求整齐划一的东西,我觉得是落后整个世界潮流。

主持人:我不晓得这样的方式,对于目前在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怎么样?比如年轻人是怎么看法?我是从台湾来的,我记得我们台湾以前也有很多阅兵,我十几年前到美国来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台湾的阅兵军人走路已经很整齐了,我到美国来第一个觉得很讶异的是美国军人走路还不如台湾的整齐,有时走的还散散的样子,这是我觉得很讶异的部分。久了以后就习惯了,好像西方社会共同都是这样子,不是重在这方面。

我不知道目前中国大陆年轻一辈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是不是觉得这事很兴奋?他们对所谓“阅兵大典”的参与度是怎么样?

杰森:要从实际参与度来说,这次“十一”确实动用了很多学生。中学生凌晨2、3点就去集合,一直折腾到隔天中午,大学生也是,甚至很多大学生搞烦了,把游行衣服给烧了,这些都有报道,后来就当成政治事件抓了一些学生。

但是这些学生真的明白他自己在做什么?其实不一定。你说他实际过程有参与,我说这些学生其实没有,甚至不如25年前84年那次的游行。我们知道84年那次游行,北大的学生连夜凑在一块宿舍里头用塑料布写一个“小平你好”,走到天安门广场忽然展出来,邓小平在上面看见了笑一笑。后来“小平你好”就变成中共官方“人性化”典范的一个事例了。

从这个来看,当时的学生参与度远远比现在25年以后的学生参与度大的多了,当时可以随便拿个标语展出来了,这次你想都不敢想,每个人都是一检再检。


中共强制搜检民众行李与背包。(AFP PHOTO/LIU Jin)

在北京城外几百公里的地方都要查身份证,当时北京城周边都是空的,连商店的居民都得关着门在家看电视,粮食都得屯积起来。25年来你说中国是进步了吗?我倒看退步的因素很大。你说年轻人参与度大了吗?我说年轻人已经彻底丧失了对这活动的实质参与。

主持人:杰森博士刚刚提出的这点,好像也是我们从游行里看到的怪现象。北京的市民一般来说,如果是个热闹或是高兴的事情,应该是个万头钻动,大家引领而望,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是从家里的阳台高楼去看,好像在这个游行满缺乏这样的景象的。

横河:不是满缺乏,是根本就没有。从北京阅兵的长安街和周围地区是完全“万人空巷”。这万人空巷不是大家都去看游行了,前一天警察还拿着喇叭到处叫民众回去看电视,让大家都回去看电视,根本就不能出来。

在网上已经有人拍下在外面看飞机表演,因为他们看不到其它任何表演,但飞机路过时你可以看见,所以有人把飞机拍下来了,拍下来在放到网上,我一看他们在什么地方呢?这也许是离的最近的真正的普通民众,拍到的是飞机队形已经开始解散了。飞机飞的多快,要飞到多远的地方才能散开来?它是飞机队形准备散开的时候那个位子上,有人可以在那个位子拍。也就是说在整个北京城我想不止十个街区以外,根本就没有人。

所以说参与度的话,老百姓是没有参与度的,全国的老百姓现在要进北京是非常困难,而且政府把周围的高大旅馆全部靠窗的这面的方间都订走了,所以别人就不能订了。以前旅馆曾经偶尔把房间给外国人或其他人的,但是“十一”这一天必须要确保不能订出去,而且旅馆里面讲过了,如果是你开了窗子把窗帘打开了,因而武警把你抓走,这我们不负责任。这就是民众的参与程度。

刚才杰森博士讲到84年,学生在这之前没有什么训练的,他们是临出发前的一个晚上才在宿舍里写这个标语,而现在是几个月前就开始封闭着训练,所以这次实际上是没有群众的。

杰森:从某种程度讲,这次我倒觉得这些当官的,事实上就跟群众一样都是演员。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秀”,全体百姓其实是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做为大背景,中共官员站在那里头面对几十万群众演员,共同做了一个“秀”,所有中国包括北京各地的老百姓,在家里用电视来收看这个“秀”,其实跟过年时的联欢晚会都没有区别,它不是一个庆典的概念,它只是一个“秀”。

主持人:我们来谈一下,中共“十一”大秀完以后除了在国内的或海外一般的是怎么来看的?比如西方媒体怎么来评论的?

杰森:我觉得比较亲共的,比如New York Times这样的媒体确实是从正面描述,说很整齐,调动的很有效等等话,当然它也引用一些人的话,谈到整个没有任何精神主题,只剩突显强权,不能体现任何国家精神及民族精神、人民精神。

有一些就谈的更加深刻一些,比如英国泰晤士报谈到整个北京城如临战争,就是谈整个“清城”的过程,我觉得是国际媒体不把这个登的特别大,而且普遍感觉上是有调侃的意思在里面。西方对中国印象只是这两年才强起来,之前只是对苏联有印象。很多人回忆说武器像苏联的,队伍像苏联的,一切都像苏联。

横河:海外的报道即使是很亲共的报纸,除了有一些华人报纸是在中共的训练下成长起来或是组建起来的以外,其它的西方媒体再和中共靠近,但它的文章里的描述方法,由于文化的背景,实际上是不认同的,即使是按照游行当时的场景报道出来。

其实按西方的标准,西方民众看到你这样完整的报道,别人已经觉得这样的游行很可笑了,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人民庆典的活动,不会的。它这个本身就带有调侃的意思,因为文化差异太大了,这个文化差异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有一篇报纸这样说,有8千个像名信片一样的士兵,就是那样子士兵都是印出来的,这印出来的8千个笔直笔直的像名信片一样的。这种西方社会本来就不能接受的东西,你即使这样报道出来了,别人不会说这是种褒义,其实是种贬义,这种概念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也看了一下,大陆有些媒体已经引述了国外媒体报道,但是这些报道被报回去以后,稍微修饰一下,让中国人以为是褒义的,但实际上原文在那个国家的文化里面其实是贬义的。

主持人:我们谈到这个东西就很多人有这种看法,就是说在海外的这些媒体,就是很多的主流媒体好像就认为说,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看起来好像是相当强大的。不管在经济利益各方面,我想外国包括美国来讲,对中国也是有所需求的。

所以有些中国人认为说,在很多时候这些媒体对于在中国发生的任何事情的报道,好像都带有那么一些些有色眼镜在上头,对它们也要挑剔说这个怎么样不好,那个怎么样,会要找些毛病出来,实际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

杰森:这么说吧!其实整个美国的媒体,在我看来。因为确实是第一中国现在是相当值得关注的地方,各个媒体都希望不要跟中国关系搞的那么僵,以致于不能进入中国采访。所以说我觉得其实各个媒体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不想得罪中国。那么当然就是说:很多中国人觉得看了西方媒体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说CNN怎么看不起我们,New York Times怎么样看不起我们,BBC也看不起我们。

其实不是看不起。就是说这是一个文化差异,你要是说它对于美国政府怎么看,你看CNN,你看New York Times对政治都没几句好话的。西方媒体文化就是体现一个问题两边说,不只说一边的话题。不这样报道的话他觉得他不是媒体人。

事实上它不是只针对中国怎样,因为中国人看惯了中共媒体,中共媒体其实不是媒体,是宣传,是也属于宣传部管理的,那么就只能是单方面的去说。说这个军人多么的英武、然后武器多么的先进、精神多么抖擞、大家多么高兴,就是完全是“纯正面”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西方媒体,稍微有一点点谈论,比如说中国这个为啥要搞这个?引用一下第三方的话,那中国人就觉得好像在攻击中国老百姓,愤青就抗议。其实完全不是,实际上是中国愤青完全生活在中共创造的媒体环境下,而不习惯于西方这种媒体运作方式的一种满可笑的看法。

主持人:所以我换一个话来问的话,如果说今天的白宫发言人,今天有这么样一个庆祝活动,白宫发言人出来讲话,而他用中共的这一套官方媒体像新华社这种来报道方式来说如何如何的话,是不是美国的媒体也对大家砰击?

横河:肯定大家砰击,因为媒体在美国被称为是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所以它对政府的监督是完全没有拘谨的,完全没有任何约束的。相比较而言他们对中国的报道,倒是有一些拘谨。比起他们对美国政府的监督来说的话,那实际上就是拘谨的多了。

这有两种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它不想得罪中共。第二是大部分媒体并不能够真正的深入进去中国,所以他们看到的他们报道的表面的东西,实际上是中共想让外面的人报道的东西。所以是展示给外面人看的,而不是真正的中国现状。

那么这一点日本人因为同样是东方文化,所以就稍微看清一点,所以日本电视台NHK做的那个《激流中国》连续三次得奖,从奥运开始到现在,连续十二个报道一个月一次,报道在这60年间中国社会间的矛盾,反应的就比较深刻一些。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youmaker.com/

视频:【热点互动】“十一”大秀海外看(上)


http://www.youmaker.com/

视频:【热点互动】“十一”大秀海外看(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纽时》︰庸俗乏味的中共建政60年庆
共党建政60年 澳媒聚焦:炫耀与戒严
私立学校的优势和申请政府资助
承原:写于“中国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