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启发──

萨摩塔克《有翼的胜利女神》雕像

丘实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1863年,法国一位驻土耳其的副领事查理.善佛瓦索(Charles Champoiseau),在爱琴海希腊萨摩塔克岛上的一所神殿遗蹪后方,发现了《有翼的胜利女神》散落的雕像,同年这尊女神雕像被送往法国巴黎,并自1884年起在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展出之后,成为世上备受瞩目的伟大珍宝。

希腊语Nike,即胜利女神。虽然此雕像头部已失落,右翼还是后人根据其仅存的左翼用石膏制作的,1950年被找到的女神残缺的右手,现在展示在旁边的展台中,然而其正面迎风、悠然挺立的躯干和高举的双翼,不仅流露出健壮刚毅的力动美,英姿勃发,更有一种神圣威严的迫人气势。而身上的衣褶向后飘扬,反映出海风的强劲和周围环境空间的关系,写实、流动的线条和上身静谧高贵的气质,形成强烈对比,令人赞叹。

有关雕像创作年代的说法,有高人鉴定认为其石材与雕凿痕迹很古老,可以窥见此雕像为7、8千年前上一期文明的遗迹。然而现代人多因不相信史前文明的存在,以致难以断定雕像的真正年龄,所以有的认为是公元前190年代的,有的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马其顿王为了纪念海上胜利、或为保佑航海平安而作的。

这尊遭毁损的女神像被发现后,人们往往惊叹于其表现技巧的高超,可有人看见其中“敬神”、“光明美好”的内涵?或仅是通俗的人心夸耀与祈求?我们从历史可得知,自古以来人类的真正艺术,皆为荣耀神而存在。例如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殿的建筑和雕刻,兴建时透过艺术的形体表现其精神内涵,在创作中追求超越人性之神性,歌颂神的伟大、表现善与美好,感谢神。随着人心道德不古,如今巴特农神殿早已倾颓,古希腊曾有的荣光也已消亡,走过成、住、坏、灭的历史过程。

《有翼的胜利女神》雕像可说是古代艺术表现神衹辉煌美好、和宏大气势的成功范例。在历经了成、住、坏的过程而后出土,显示给人的,人们呀!可有得到启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