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的背后 ──信仰

创业,就要以身相殉(2)

何飞鹏

人气 7
标签:

工作不只是工作,工作背后要连结兴趣,才会有更大的学习动机,更大的投入动机;而生意背后也要连结信仰,才能熬得住苦,守得住寂寞,等待市场勃兴之时。

一个年轻人下决心想创业,他告诉我他看到绿色环保、健康的商机,他要做有机食品的相关事业,我非常认同,因为这是走在趋势、潮流上的产业,只要努力坚持,市场会越来越大,是未来社会的热门产业。

可是我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是把﹁有机﹂当生意,还是真的相信有机、实践有机、信仰有机?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两者皆是。做为有机创业者既要相信有机、实践有机,把有机当信仰,也要把有机当生意。

我怕的是如果他只把有机当生意,这个领域是启蒙中的先导行业,并不是社会中的热门领域,难免有它寂寞孤独、惨淡经营的过程,没有信仰,很难支撑下去。

工作者与创业家的差别

再者,经营未来行业,经营社会中具理想色彩的行业,都要具有传道士的精神,自己就是先驱探索者,要从信仰、实践中,身体力行做见证,才有机会导引大众进入,也才有机会把小众需求变成生意。

这就是工作者与创业家的差别,初始动机都是要赚到足够供自己所需的五斗米,但工作者通常只要拿时间、专业、体力换取报酬,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对工作本身并不一定要有认同、要有信仰。而且工作有偶然性、有时间性,因缘际会做了某一个工作,也因偶然而改变、更换,工作只是一个人暂时的停驻,未必代表长久的承诺。

但创业不同,除非创业失败,不得不停止创业,否则创业往往代表一生的投入,虽然也有人一生创了许多业,可是大多数创业家穷极一生投入一个行业,甚至把所创的业代代相传,这样的本质,只是满足个人的﹁五斗米﹂需求吗?

创业又是另一种高度的竞争关系,要比同业做得更好、服务更佳,钻研、探索、练习都是必要的过程,这也不是﹁五斗米﹂的需求就能做到的。

因此创业从﹁五斗米﹂的需求开始,但成功的关键,在赚钱的动机背后,还有复杂的真相。认同、兴趣、信仰、愿景,是一连串﹁五斗米﹂背后的关键字,是创业背后常被忽略的真相。认同是肯定一件事、一个行业,因为你要和这件事画上等号。兴趣是要真心喜欢,做这件事是你的乐趣,因为有乐趣,你会不断深入钻研、每天练习、反复从事,不觉无聊。

信仰是要再加上理念与价值观,这件事不只是一件事,还要有意义、有价值、有理论、有哲学层次,你愿意一生奉行不渝。至于愿景,是要把所做的事,延伸成长期目标,知道终极目的会达成什么成果,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类,长远的未来会有什么改变,会有什么进步,会达成如何美丽的境界。

这位年轻人选了一个麻烦的创业场域,有机、绿色背后有更多赚钱以外的事,他需要想更多!

后记:

. 开发未来市场,走在潮流之前,是创新之举,也是伟大的创业家该做的事,但“先行者”一定要有信仰,才能突破市场未开时的寂寞。

. 就算做一般的小生意,可能不会有深层社会改造意义,但对客户要尊敬,对服务要热忱,对工作要敬业,这也是另一种信仰。@

摘 自 《自慢3 以身相殉》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川普接班人:年轻人的创业精神
创业纪要十三条
创业,就要以身相殉(1)
退休前五年  你应该做好这9件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