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机器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世界弯的看不到前方 (5)

大卫.史密克

标签:

过去十年来,中国非常积极吸引外资,然而中国政府始终都限制外资投入重要产业和其他行业,包括保险、银行、零售、造船、媒体、电讯和不动产等等。举个例子,好几年前大部分跨国购并案莫名奇妙就开始面临一大堆新的障碍,没有人彻底了解这种倒退政策背后的主因,只知道发生了某些政治改变,使整个情势变得更加神秘,令人迷惑。

有时候好像中国人自己也不确定到底发生什么事,二○○五年四月,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的一位高阶特使参访中国,拜会一些层级最高的官员,对方告诉他那个周末人民币大幅升值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事”(直接引述某位官员的话)。

然而接下来几天人民币根本没有大幅调整,令IMF大为尴尬,(其实这可能反而幸运,因为IMF预期升值百分之二十,而中国所想的却不到百分之五)。

根据IMF一位资深员工的说法,同样感到尴尬的还有中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官员,外界不应该再把他们(中国央行和财政部)视作控制货币改革之类重大决策的负责人,反之,国务院这个由最高层共党菁英所组成的神秘组织,才是所有最关键决策的制定者。

举个例子,前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虽然出发点良好,但据说他不管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什么会议,口袋里最多只握有三票,根本不够获得九名政治局常委的多数支持,就算他对美国总统或欧洲国家的总理许下任何承诺,也不保证能获得政治局的认可。

欧洲央行理事会(European Central Bank Council)的一位成员曾经告诉我:“(中国的)决策架构是复杂的网络。好几年前我们问他们,欧洲的央行如何能够协助他们建构更现代化的央行基础建设,结果中国当局花了九个月才想出来要怎样回应我们的问题。”

依我个人之见,这正是我为什么对中国官方的权力架构打这样的比方:中国好像一栋大规模美轮美奂的北京办公大楼,但充当门面的厅堂却又小又简陋。

坐在厅堂里狭小、临时、劣质接待桌前迎接国际贵宾的,竟然是地位等同葛林斯潘和柏南克的中国高官──极为聪明、诚实、坦荡、具有全球化视野。在我的譬喻里,即便是胡锦涛主席也坐在相同的接待区,他们诚恳的迎接宾客,认同中国拥有哪些明显问题,可是他们能动用的权力十分有限。

反观这栋办公大楼的其他楼层里,主管办公套房镶着高贵的橡木壁板,它们的主人才是拥有实权的人,也就是党的要员。他们让我想起非暴力版本的美国电视影集《黑道家族》(Tony Soprano)里的帮派恶棍和干部。

据估计,中国有一群人数从十来个到数百个不等的集团控制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就像《黑道家族》的老大索波诺(Soprano)控制新泽西州(NewJersey)北方一样。我想像一群政客把脚跷在桌上,一边抽着古巴雪茄,一边聊着所有政治圈人物都热中的话题:如何紧抓住权力不放。

以这个例子而言,话题应是如何保有权力,同时驾驭这头无法预料、高度混乱、伤痕累累的中国政经猛兽。请注意,我不是在暗示这之间有任何阴谋,这群权力班子只是想要设法在自己岌岌可危的国内政治情势中,生存下去。

可是不容置疑,虽然有共党菁英渗透到经济结构中,这个国家还是成就了经济奇迹,这种情况令我想起欧洲某家大型银行的总裁最近私下做的一段评论,此人出差到中国,有一天他站在上海一家饭店的大厅里,某个竞争者问他:“你在中国没有做成太多生意,是吗?你难道没看见中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吗?”

这位欧洲的银行家回答:“噢,中国缺的不是银行改革,而是影响银行的政治体系需要改革。”最近中国官员的一则公告令许多全球投资人震惊,公告指出,中国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全世界价值最高的银行。

短短几年内,中国工商银行即将展开全球购并行动,事实上,该银行早已非正式的四下打听,看看能不能购买一、两家颇具规模的欧洲银行。

一般个人,比方说西方的投资人好了,他们有很多人最近都参与中国工商银行和四、五家其它国营银行的初次公开上市股票认购,获利很丰硕,可是这些投资人并不晓得共产党的魔爪依然深入银行的决策结构,有一位中国工商银行的观察家对我说,当共产党周末集体外出渡假时,该银行的整个高阶管理阶层几乎人去楼空。

北京分行里确实有这种情形,不过各个区域的办公室尤其明显,共党官员不仅操纵信用风险评估,也干涉人事任用决策银行体制,因此政府高层那些认真的改革者(确实有一些这样的人)和国际投资银行家虽然努力想要改革,但却遭到漠视,不论是总行或各省分行都一样,情况和早年日本从事银行改革时很类似。

在此同时,完全不缴息的贷款和总数更大的缴息短少贷款持续累积,数目越来越惊人,而中国银行处理的方法是积极核拨新的贷款,结果坏帐对所有贷款比率降低了,制造出放贷正常的假象。如此诈欺计划的泡沫破裂时间点,就是新放款越来越难成功时,通常是发生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假如你还是不相信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风险,特别是近来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加深这样的风险,那么请仔细看看最近公开上市的任何一家中国银行的公开说明书,这些厚厚的文件在标明“风险”的部分中,赫然呈现一页又一页的叙述:“我们红树 (Hong Su,音译) 分行的王先生因为侵占两百万元被逮捕;某某地方办公室的分行经理胡先生因为偷窃一千万而被逮捕。”

清单冗长不堪。公开说明书里的“风险”这部分,也承认银行没有监控信用的风险管理制度,某些例子甚至承认银行并未设有流动性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这家银行还是能够公开上市,在股票市场上大赚一千亿美元以上。这就是在大规模超额资本泛滥的环境下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啦,直到泡沫破裂为止。

这听起来很夸张吗?派驻在中国的西方投资银行家最近流传的一则故事,是关于中国某家规模极大的国营银行近来准备公开上市的事,由于中国人了解西方人很重视风险管理,于是雇用曾经在知名美国投资银行工作过的一个西方人担任银行的高阶风险主管,一切听起来都很审慎,只除了一项小细节:这位新的风险主管不懂中文,但是银行的中国管理阶层还是面不改色的要求他在所有文件上签名,以支持首次公开上市申请案。

这位主管拒绝签名,最后并辞职了,另一个西方投资银行家评论说:“难道他事先不知道,银行聘请他的目的,就是因为他不懂中文吗?”@

摘 自 《世界是弯的》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数字达人不会特别做什么(4)
言行不一 中国大搞地方保护主义
五岳散人:被强迫的幸福生活
宝华:全球复苏若呈半V型 恐拖累成长力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