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导演辉煌一甲子特别报导/六之三

金马导演李行八十嵩寿 六十年电影坚守道统(三)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8月2日讯】《养鸭人家》是李行的第二部健康写实片,第一部是李嘉导演的《蚵女》,李行充当副手跟片,戏拍了一半便奉龚弘之命,筹拍《养鸭人家》,结果成绩辉煌,包括导演李行、男主角葛香亭、摄影赖成英,都因此片得到他们生平第一座金马奖,更捧红了亚洲玉女-唐宝云。

中国电影中国风 养鸭人家始发迹

李行曾说:“中国的电影,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风格。台湾的电影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上起飞。”
自1964年的《养鸭人家》,李行开始走红,此片荣获亚洲影展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共七项大奖;又从1964年《婉君表妹》、1965年《哑女情深》起,带动台湾六○年代第一波琼瑶小说改编电影的风潮,影星王戎、柯俊雄等崛起影坛。


秋决剧照

《秋决》生死由天 念由人

1972年的《秋决》,为李行构思多年所完成的经典之作,剧中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生命观和时序伦常的哲理及电影美学,曾多次重映,引起社会、文艺界的广泛讨论,其发人深省的生死主题,使得此片一举夺下第三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男主角..等五项大奖。《秋决》不但成为李行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在台湾电影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
《秋决》的灵感来自民间故事《不肖子咬断亲娘乳头》,其主题借一个死囚等候秋天处斩的故事,来探讨人性的变化。电影中的奶奶护孙心切,过渡溺爱导致孙子作奸犯科,最后入狱处死,而孙子怨恨都是奶奶的错,直到秋决之日才逐渐觉悟勇敢负责。何怀硕教授曾说,《秋决》阐扬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片中分明在描写“死”、其实在歌颂“生”,冬孕育着春。
武家麒在剧中扮演书生,因债代父坐牢,书生见死囚斐刚在狱中脾气暴烈、怨天尤人,便劝他说:“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早死晚死是由天作主,由不得人;可是要死的光明磊落是由人作主,由不得天。”


李湘最赞誉李行的电影是秋决。


李湘观李导电影 “秋决”最感人

电影通过老奶奶和莲儿两位女性的爱,加上书生的话语,牢头的教化,最后莲儿怀孕了,使裴刚在临死前悟道,恢复了天赋的良知与德性,最终获得了再生的报偿。

四时代序、日新月异,大自然生生不息,新生命的降临代替了旧生命的死灭,李行竭力用这个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来冲淡《秋决》肃杀与凄惨的气氛,既抚慰观众、更提示了希望。

李湘分享《秋决》,说:“从李导演这些作品里面,我感觉李导始终没有放弃把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放进每一部电影里面,尤其是“秋决”,我看了两次、从头到尾在落泪,我看到了中国人伦理道德的‘根’。”

李湘:“秋决的故事内容当然很好看,但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精神与悔改,处理的相当好,印象深刻,从秋决这部电影,我更加认识李导演的才华,他真是我们的国宝!”

得奖大导 造星大师

《秋决》之后,1973年的《彩云飞》、《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李行又带动了第二波的琼瑶电影风潮。甄珍、邓光荣因此成为风靡一时的青春偶像。之后,李行再度回归乡土写实路线,接连执导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连续获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创下台湾电影史上至今无人能破的三连霸纪录,达到李行导演生涯的巅峰。

不仅如此,与他合作的男女明星,包括:葛香亭、崔福生、欧威、王莫愁、李湘、柯俊雄、秦汉、秦祥林、甄珍、邓光荣、林凤娇、张艾嘉、傅碧辉,甚至童星欧弟、谢玲玲、郑传文等,都因李行的电影而得奖,目前是电影界公认最会拉拔明星的导演。

李行认为,明星不是天生下来就是明星、一定要捧,不断给他演出机会、加深观众印象。以唐宝云为例,演出《养鸭人家》后,李行安排她拍《婉君表妹》、《秋决》、《风从那里来》,把唐宝云的演艺生涯逐步推向高峰。甄珍从《彩云飞》起,一连演出李行导演的四部电影;而秦祥林当时在香港只是一位二线演员,由于邓光荣拍完《彩云飞》之后,无暇来台拍新戏,李行改用秦祥林拍《心有千千结》及《婚姻大事》,开启秦祥林的演艺新生命,日后秦祥林与秦汉成了文艺片有名的“二秦”,李行不愧为台湾造星之大师。(未完待续/连载六之三)

(图/白亚士、国家电影资料馆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出国留学行李攻略
台国家电影资料馆30周年庆 首映街头巷尾
组图:李行从影一甲子  个人影展见证台湾电影史
“李行八十 电影六十”影展暨酒会   今隆重举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