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冲击
彭博社周二(10月25日)报导,在房地产危机和提振经济的财政措施下,今年1—9月,中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赤字高达7.16万亿元人民币(9,800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此外,路透社报导,在清零政策下,多地的地铁客运量、民众出行及海陆货运量等数据在10月有所恶化,中国第4季经济进入减速状态。
中共二十大落幕之际,官方疫情统计数字不降反升,在北京、天津等地有蔓延之势。北京市疫情管控下物价飞涨,上海封控导致快递无法到达,市民叹“出生在这种地方真是倒楣透了”。
中共当局周一(10月24日)公布经济数据,结果显示,中国房价已连续第13个月下跌。这表明,中国房市仍难以走出低迷,将严重拖累经济的复苏及增长。
在美国制裁下苦苦挣扎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推出Link Now两年后关闭了这个在线协作应⽤程序,因为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开始整合其⾮核⼼业务。
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后,中国各地的防疫清零封控再加码,四川大学法学院陈界融教授,向卫健委提交申请书要求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并希望中国青年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民生观察网10月18日称,陈界融教授提交给中共国家卫健委以及主任马晓伟《履行法定职责申请书》中,申请的事项有3个: 1. 请依法解除202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非典型肺炎预防、防控措施。 ...
最新数据表明,各种制造业正从中国移往亚洲邻国,包含家具、服装、鞋类、旅行用品与手袋、矿产、科技等领域的出口都在下降,全球正在寻找“世界工厂”的替代者。
虽然最近中共对国际游客放宽了一些限制,但飞往中国可能要花费数千美元。据《华尔街日报》10月17日报导,飞往中国的机票价格飞涨——有时是COVID-19大流行前的10倍。
中共二十大正在北京召开,当局仍在坚持推行的极端动态清零政策让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房地产的持续低迷使中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受严重影响。有分析认为,目前中共正面临二十多年来最严峻的地方财政困局。
数字难看? 中共延迟发布GDP经济数据;中共制度性腐败,十年近500万党官被查;中共以二十大为由,大肆迫害法轮功学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中共决心以更快时间线统一台湾。
陆媒报导,复星集团计划出售旗下优质的钢铁资产“南钢”,交易对价高达150亿元。除了这笔重大交易,今年以来,复星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资产出售,回笼资金预计超过230亿元。分析说,中共内政外交困境对企业造成严重打击,复星陷落正常。此外,复星或许也是中共高层权斗的牺牲品。
二十大会议期间,中共国家发改委官员回答外媒提问,记者问及中国会实现更加自给自足的经济,以及机构下调中国今年经济成长率至3%,外资高管前往中国受阻等问题。中共官员宣传式的回应,引起学者专家质疑。
在中国,很多人通常不太关注领导人固定式的、冗长的、可预测性的讲话,然而今年他们正在试图从习近平的二十大讲话中,寻找任何可能放松清零政策的迹象。
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前的10月13日,也是中共十九届七中全会落幕的第二天,在北京北三环的四通桥上发生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和多国媒体的高度关注。那就是一位名叫彭立发(网名彭载舟)的人,在四通桥上挂了两个大横幅,左边的写着“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右边的则写着“罢课罢工罢免独...
10月10日,中华民国台湾迎来了111岁华诞。一场盛大的烟火晚会在嘉义县故宫南院拉开了帷幕,伴随着交响乐演奏出的华美乐章,2万5千枚烟花在空中夺目地绽放,好像在预示着台湾即将迎来璀璨多姿的美好光景与未来。此外,500台无人机也飞上天空,尽情地演绎着台湾高科技实力的精彩。试想,在这片绚烂的夜空下,憧憬着美好与希望的台湾民众该有多么欣慰和喜悦啊! 相信任何...
中共二十大前,各地的封控政策层层加码,导致民怨沸腾。10月13日,中共卫健委发言人称要坚持“清零政策”等。此言一出,微博评论区大翻车,网民纷纷嘲讽及怒批中共的防疫政策。
二十大即将召开前夕,中国更多地方采取严厉的封控政策,小区被封、高校被封、出游的人被封在车里,各种状况层出不穷,专家认为,由于无法预估中共清零政策何时落幕,老百姓对未来不确定感倍增,反映在消费与服务行业更加萎缩。
曾几何时,接种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和“加强针”是世界旅行者的“通行证”, 但是现在情况大变,全球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欢迎没有任何防疫措施的游客。
中共二十大于10月16日召开,官方开动宣传机器,为习近平连任造势。然而经济学家关注,中国经济正走向全面衰退,过去十年,中共政策扼杀了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加之近期的清零政策,导致经济迅速恶化,让世界吃惊。
“十一”期间,由于中共当局要求各地“就地过节”,全国出游人数有明显下降,并且不少热门景区出现了“爆冷”,如关注度颇高的四川九寨沟,“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数量仅211人,连往年的零头都不到。
袁弓夷说:“北京需要香港重新开放。因为香港是中共的外汇来源,中国70%的外汇来自香港。如果香港长期隔离,这个金融中心就无法对中共做贡献了。中共急于恢复香港的旅行自由,否则,所有搞金融资本公司,外国的投行都不敢来香港。所以中共希望在11月前尽快取消香港的所有隔离政策。”
惠誉分析师指出,中共当局“清零政策”以及对收入的不确定性,可能已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消费模式,即使结束各项防疫措施,消费也难以快速反弹。
中国十一假期期间的假日消费已骤降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广泛的COVID-19清零政策抑制了民间的旅行或消费,经济前景暗淡继续侵蚀着消费者信心。
目前距离中共的二十大只有几天时间了,中共本企图在五年一度的党代会上展示“积极形象”,然而新冠疫情(Covid-19, 中共病毒)病例却迅速飙升,很多城市展开新一轮的严厉封锁,有评论指这是借疫情之名,进行维稳之实。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德国企业高管伍德克(Joerg Wuttke)大力呼吁北京应重视“清零政策”日益加剧的损失。在北京对异议人士的压制之下,他直言不讳的批评越来越引人注目。
周六(10月8日),一项私人商业调查显示,由于中共“清零政策”及相关防疫限制,中国9月份的服务业活动出现了四个月内的首次萎缩,这将进一步影响本已脆弱的需求,使商业信心减弱。
在未来的一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被认为可能进入第三个任期,国际投资者们正在密切观望——随着“清零”政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北京是否会在二十大后转变路线,为逐步开放进行政治铺路。
受严格“清零政策”的影响,中国今年十一假期消费崩跌,从铁路旅客人次到电影院票房都大幅下滑,这对中国消费复苏来说是个坏消息。
中共“清零政策”扰乱了十一长假,十一长假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周。随着封控措施增加,可能再对脆弱的中国经济带来伤害。
新疆刚放宽防疫限制不久,就因疫情反弹再次禁止居民离境,这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担忧。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上一轮封锁中因粮食短缺而苦苦挣扎。一名34岁癌症幸存者在面临断粮危机的情况下多次求救无效,最终饿得昏倒过去。
疫情和地缘政治两大原因重塑供应链,外企感觉在华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劣,纷纷减少投资,转移供应链。苹果公司已经把部分iPhone 14生产线转到印度,而更多苹果供应商在2021财年开始在美国,特别是加州增加制造业务。
共有约 2860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近日,一名前中共特工透露,约有1200名中共间谍活跃在澳大利亚。事实上,这个消息并不令人震惊,对于当地侨民而言,这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