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暴跌的七大原因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0日訊】 7月的最后一個交易周,大盤被涂上濃重的黑色。五根大陰棒將大盤不斷拖向深處,也敲打著一個個投資者傷痛的心。股市究竟怎么了?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本已弱不禁風

據新浪財經報道﹐本周滬深股市大幅下挫看似突然,實際上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方面。

從內因來看,股指的內在調整動力是根本原因。眾所周知,國內A股市場自從1996年以來一直在走大牛市。特別是自1999年519行情以來,滬綜指升幅近一倍,且盤桓在2000點以上長期居高不下,滬深股市平均市盈率達五六十倍,遠高于成熟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上市公司素質的參差不齊,較普遍的只顧圈錢而不思回報,更令其高高在上的价位顯得名不符實,令理性的投資者望而卻步。正像一位資深市場人士指出的那樣,A股市場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便陷入了一种尷尬境地。一方面大盤經過大幅上漲所產生的技術性調整壓力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投資价值均要求股市有一個像樣的調整以釋放風險,但另一方面由于國企改革籌資、國有股減持對股市的殷切期盼与需要以及机构、散戶、基金等社會各方的全面介入所產生的較高社會成本,都使股市難以深跌。于是A股變成了上也難、下也難的所謂平衡市。但在這平靜的表象背后卻掩蓋著市場因獲利机會減少而形成的下降、證券印花稅大幅下降、券商佣金減少、基金大面積虧損的窘境。而市場也顯得越來越脆弱,當一遇到外力的沖擊時,其掩蓋的矛盾爆發出來便不可避免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近期几大利空一股腦襲來,終于使一直苦苦支撐的大盤不堪重負而變盤。其一,監管力度明顯加強。今年是監管年已是眾人皆知。遠的不說,近期一些新動向令人關注。本周五各大媒體刊登了央行嚴肅查處沈陽部分商業銀行分支机构違規承兌貼現資金流入股市的消息。這似乎是自1997年嚴查違規信貸資金流入股市以來第一次公開報道央行嚴查違規信貸資金流入股市,其是否為某种政策信號耐人尋味。据一位專家分析,央行嚴查違規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可能出于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加強風險防范的考慮,并不一定有意打壓股市,但這條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力是非常直接的。特別是如果這种清查擴展開來,如三類企業、民營机构等各种違規流入股市的信貸資金都需清理的話,其影響將是極其巨大的。眾所周知,目前中國股市是資金推動型的,而各种途徑的信貸資金始終是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這部分被擠壓出去,對市場而言無异于釜底抽薪。另外證監會成立稽查二局,意味著對證券違規行為將實施司法介入,監管要動真格的了。而人大對證券法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表明證券法執行不力已得到高層的密切關注。在監管不斷加強的大背景下,各种主力庄家均有所忌憚,不敢輕舉妄動,市場的熱點也在不斷降溫。

其二,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本周四家公司發行新股并以發行价減持國有股。其實國有股減持辦法早已出台,其以市場定价減持國有股的方式也在市場中引起頗多爭議。如今減持正式開始,定价方式絲毫未有變化,這意味著國有股的減持价格將遠高于1999年、的減持模式。1999年下半年大盤的大幅下跌不少人仍記憶猶新,此次國有股減持是否成為一輪大調整的導火索,不能不讓人擔心。同時市場的不斷下跌似乎也是對國有股減持价格過高表示擔懮的一种心理宣瀉。

其三,增發鋪天蓋地。本來上市公司便患有“圈錢飢餓症”,如今好了,有了國有股減持的這塊金招牌,此時不增發,更待何時??原來准備配股的,現在也加入增發大軍,明擺著,增發的門檻低,圈錢又多,難怪上市公司趨之若。可研究資料證明,許多公司增發后并沒有好項目可投,只能委托理財,可見增發已成“濫發”之勢,市場反感至極,不少公司紛紛跌破增發价便是明證。

其四,預虧、預警狂轟濫炸。雖說今年宏觀面被普遍看好,但或許是受新會計制度影響,如原四項計提增為八項計提等,也可能是今年行情不好,一些上市公司覺得業績做好難有利益可圖,還不如一次虧個夠。据統計,到目前為止,已有92家公司宣布預虧,后面還不知有多少。今年還增加了預警,專指那些業績大幅滑坡的。令人惊奇的是,連這樣公認的高成長績优股也發布了預警公告。真可謂,預虧、預警陷阱防不胜防。投資者只能紛紛選擇抽身离場以規避業績風險。

其五,周邊市場雷雨交加。由于美國經濟放緩,特別是高科技泡沫的破滅,納斯達克股市持續走低,全球資本市場也紛紛告別了繁榮期,特別是近期阿根延、土耳其爆發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震動,不少人士甚至預言,又一輪類似1998年亞洲金融危机的金融風暴又將來臨。在亞洲,台灣股市創八年來新低,香港股市也是不斷走低,在12000點附近低位徘徊。雖然中國內地在世界經濟中仍是一枝獨秀,中國A股市場并未對外開放具有較強的抗震性,但心理的影響仍不可低估。

其六,B股出現暴跌。B股的對內開放使B股在短期內出現了罕見的飆升,也造就了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話。但過快過猛的上升也為后面的暴跌留下了隱患。以深B股為例,今年2月27日即B股未開放前深B指為865點,但到3月23日,最高已達到2350點,短短不足20個交易日,升幅高達172%,但事實上B股由于長期未擴容,公司整體素質較差,境外理性投資者的不斷套現也使得其投机性与A股難分仲伯。“六一”過后,B股便開始由盛轉衰,而清查違規資金、B股擴容的利空傳聞以及歷史上形成的巨大獲利盤的套現壓力終于導致了近期的暴跌。B股目前對A股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對股指權重的影響上都已不容忽視。

最后,高科技股的加速下跌。高科技股近期暴跌,其原因一方面有國際背景上的原因,納斯達克高科技泡沫的破滅愈演愈烈,而网易要被摘牌引得中國概念股重新跌入低谷。另一方面二季度基金投資組合顯示基金大幅減持高科技股,引發市場跟風效應,掀起了一股拋售高科技股的狂潮。高科技股的加速下挫極大地打擊了市場人气,使本已走弱的大盤更加雪上加霜。

底在何處

面對本周股市的狂風暴雨,市場人士對后市走向分歧較大。悲觀者中已有人提出“熊市論”。一位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飽經牛熊交替的市場人士對后市十分擔懮。他認為中國股市由于本質上是資金推動市,這几年股市的繁榮是建立在資金充沛、市場炒作氛圍寬松的基礎上的。而目前由于監管環境已与以前大不相同,如果建立在政策呵護為背景的股市泡沫真要破滅的話,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同時從技術上看,“519”以來的牛市5浪已經走完,長期上升通道已被擊穿,中期趨勢不容樂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股全線報跌 前景看淡 (7/2/2001)    
  • 路透集團表示目前不會參與中國股市的交易 (6/14/2001)    
  • 滬深股市加速下跌 尾市出現“跳水” (5/28/2001)    
  • 滬深早市互有漲跌 用友軟件居跌幅榜首位 (5/21/2001)    
  • 滬深股市創歷史最高,量能未放大、轉趨保守 (5/17/2001)    
  • 滬深股市穩步上揚 兩市B股全線上漲 (3/27/2001)    
  • 大陸B股“雪崩” 股民目瞪口呆 (3/24/2001)    
  • 滬深股市大幅下挫 深市B股几乎全線跌停 (3/23/2001)    
  • 今日快報:滬深股市止跌回穩 個股普遍走紅 (2/9/2001)    
  • 今日快報:滬深股市大幅下跌 中高价股紛紛跳水 (2/8/2001)    
  • 股市快報:滬深股市雙雙收低 上証指數跌破2000點 (2/6/2001)    
  • 大陸股市黑幕:行情滯延4分鐘 証券公司謀暴利 (2/4/2001)    
  • 快報:滬深股市大幅下跌 場內悲觀气氛濃厚 (1/15/2001)    
  • 滬深股市周一雙雙下跌 家電類上市公司全線下挫 (1/8/2001)    
  • 滬深股市周二強勁上揚 制藥股一馬當先 (1/2/2001)    
  • 滬深股市窄幅震蕩 次新股异軍突起 (12/26/2000)
  • 相關新聞
    滬深股市周二強勁上揚 制藥股一馬當先
    滬深股市周一雙雙下跌 家電類上市公司全線下挫
    快報:滬深股市大幅下跌 場內悲觀气氛濃厚
    大陸股市黑幕:行情滯延4分鐘 証券公司謀暴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