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暴跌的七大原因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30日讯】 7月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大盘被涂上浓重的黑色。五根大阴棒将大盘不断拖向深处,也敲打着一个个投资者伤痛的心。股市究竟怎么了?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本已弱不禁风

据新浪财经报道﹐本周沪深股市大幅下挫看似突然,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从内因来看,股指的内在调整动力是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国内A股市场自从1996年以来一直在走大牛市。特别是自1999年519行情以来,沪综指升幅近一倍,且盘桓在2000点以上长期居高不下,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达五六十倍,远高于成熟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上市公司素质的参差不齐,较普遍的只顾圈钱而不思回报,更令其高高在上的价位显得名不符实,令理性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正像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指出的那样,A股市场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便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大盘经过大幅上涨所产生的技术性调整压力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投资价值均要求股市有一个像样的调整以释放风险,但另一方面由于国企改革筹资、国有股减持对股市的殷切期盼与需要以及机构、散户、基金等社会各方的全面介入所产生的较高社会成本,都使股市难以深跌。于是A股变成了上也难、下也难的所谓平衡市。但在这平静的表象背后却掩盖着市场因获利机会减少而形成的下降、证券印花税大幅下降、券商佣金减少、基金大面积亏损的窘境。而市场也显得越来越脆弱,当一遇到外力的冲击时,其掩盖的矛盾爆发出来便不可避免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近期几大利空一股脑袭来,终于使一直苦苦支撑的大盘不堪重负而变盘。其一,监管力度明显加强。今年是监管年已是众人皆知。远的不说,近期一些新动向令人关注。本周五各大媒体刊登了央行严肃查处沈阳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违规承兑贴现资金流入股市的消息。这似乎是自1997年严查违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以来第一次公开报道央行严查违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其是否为某种政策信号耐人寻味。据一位专家分析,央行严查违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可能出于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加强风险防范的考虑,并不一定有意打压股市,但这条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是非常直接的。特别是如果这种清查扩展开来,如三类企业、民营机构等各种违规流入股市的信贷资金都需清理的话,其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众所周知,目前中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的,而各种途径的信贷资金始终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这部分被挤压出去,对市场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另外证监会成立稽查二局,意味着对证券违规行为将实施司法介入,监管要动真格的了。而人大对证券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表明证券法执行不力已得到高层的密切关注。在监管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各种主力庄家均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市场的热点也在不断降温。

其二,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本周四家公司发行新股并以发行价减持国有股。其实国有股减持办法早已出台,其以市场定价减持国有股的方式也在市场中引起颇多争议。如今减持正式开始,定价方式丝毫未有变化,这意味着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将远高于1999年、的减持模式。1999年下半年大盘的大幅下跌不少人仍记忆犹新,此次国有股减持是否成为一轮大调整的导火索,不能不让人担心。同时市场的不断下跌似乎也是对国有股减持价格过高表示担懮的一种心理宣泻。

其三,增发铺天盖地。本来上市公司便患有“圈钱饥饿症”,如今好了,有了国有股减持的这块金招牌,此时不增发,更待何时??原来准备配股的,现在也加入增发大军,明摆着,增发的门槛低,圈钱又多,难怪上市公司趋之若。可研究资料证明,许多公司增发后并没有好项目可投,只能委托理财,可见增发已成“滥发”之势,市场反感至极,不少公司纷纷跌破增发价便是明证。

其四,预亏、预警狂轰滥炸。虽说今年宏观面被普遍看好,但或许是受新会计制度影响,如原四项计提增为八项计提等,也可能是今年行情不好,一些上市公司觉得业绩做好难有利益可图,还不如一次亏个够。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92家公司宣布预亏,后面还不知有多少。今年还增加了预警,专指那些业绩大幅滑坡的。令人惊奇的是,连这样公认的高成长绩优股也发布了预警公告。真可谓,预亏、预警陷阱防不胜防。投资者只能纷纷选择抽身离场以规避业绩风险。

其五,周边市场雷雨交加。由于美国经济放缓,特别是高科技泡沫的破灭,纳斯达克股市持续走低,全球资本市场也纷纷告别了繁荣期,特别是近期阿根延、土耳其爆发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震动,不少人士甚至预言,又一轮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金融风暴又将来临。在亚洲,台湾股市创八年来新低,香港股市也是不断走低,在12000点附近低位徘徊。虽然中国内地在世界经济中仍是一枝独秀,中国A股市场并未对外开放具有较强的抗震性,但心理的影响仍不可低估。

其六,B股出现暴跌。B股的对内开放使B股在短期内出现了罕见的飙升,也造就了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神话。但过快过猛的上升也为后面的暴跌留下了隐患。以深B股为例,今年2月27日即B股未开放前深B指为865点,但到3月23日,最高已达到2350点,短短不足20个交易日,升幅高达172%,但事实上B股由于长期未扩容,公司整体素质较差,境外理性投资者的不断套现也使得其投机性与A股难分仲伯。“六一”过后,B股便开始由盛转衰,而清查违规资金、B股扩容的利空传闻以及历史上形成的巨大获利盘的套现压力终于导致了近期的暴跌。B股目前对A股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对股指权重的影响上都已不容忽视。

最后,高科技股的加速下跌。高科技股近期暴跌,其原因一方面有国际背景上的原因,纳斯达克高科技泡沫的破灭愈演愈烈,而网易要被摘牌引得中国概念股重新跌入低谷。另一方面二季度基金投资组合显示基金大幅减持高科技股,引发市场跟风效应,掀起了一股抛售高科技股的狂潮。高科技股的加速下挫极大地打击了市场人气,使本已走弱的大盘更加雪上加霜。

底在何处

面对本周股市的狂风暴雨,市场人士对后市走向分歧较大。悲观者中已有人提出“熊市论”。一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饱经牛熊交替的市场人士对后市十分担懮。他认为中国股市由于本质上是资金推动市,这几年股市的繁荣是建立在资金充沛、市场炒作氛围宽松的基础上的。而目前由于监管环境已与以前大不相同,如果建立在政策呵护为背景的股市泡沫真要破灭的话,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从技术上看,“519”以来的牛市5浪已经走完,长期上升通道已被击穿,中期趋势不容乐观。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大陆股全线报跌 前景看淡 (7/2/2001)    
  • 路透集团表示目前不会参与中国股市的交易 (6/14/2001)    
  • 沪深股市加速下跌 尾市出现“跳水” (5/28/2001)    
  • 沪深早市互有涨跌 用友软件居跌幅榜首位 (5/21/2001)    
  • 沪深股市创历史最高,量能未放大、转趋保守 (5/17/2001)    
  • 沪深股市稳步上扬 两市B股全线上涨 (3/27/2001)    
  • 大陆B股“雪崩” 股民目瞪口呆 (3/24/2001)    
  • 沪深股市大幅下挫 深市B股几乎全线跌停 (3/23/2001)    
  • 今日快报:沪深股市止跌回稳 个股普遍走红 (2/9/2001)    
  • 今日快报:沪深股市大幅下跌 中高价股纷纷跳水 (2/8/2001)    
  • 股市快报:沪深股市双双收低 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 (2/6/2001)    
  • 大陆股市黑幕:行情滞延4分钟 证券公司谋暴利 (2/4/2001)    
  • 快报:沪深股市大幅下跌 场内悲观气氛浓厚 (1/15/2001)    
  • 沪深股市周一双双下跌 家电类上市公司全线下挫 (1/8/2001)    
  • 沪深股市周二强劲上扬 制药股一马当先 (1/2/2001)    
  • 沪深股市窄幅震荡 次新股异军突起 (12/26/2000)
  • 相关新闻
    沪深股市周二强劲上扬 制药股一马当先
    沪深股市周一双双下跌 家电类上市公司全线下挫
    快报:沪深股市大幅下跌 场内悲观气氛浓厚
    大陆股市黑幕:行情滞延4分钟 证券公司谋暴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