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醫護人員與病人溝通不足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一項調查顯示,香本港醫護人員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及時間不足,令病人尤其是長期病患者發現無法獲得足夠資訊去自行控制病情。

該項調查顯示,有80%受訪長期病患者表示,複診時接觸醫護人員的時間少過10分鐘,醫護人員有時甚至會利用錯誤的方法,例如恐嚇去解釋病情。另有55%受訪者認為,醫護人員提供的病情管理資訊,作用不大,有可能影響治療的進度。調查又發現,醫護人員的態度影響病人的復康信心。

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李女士,平均每隔2個月需要複診一次,她曾經遇到不愉快經歷。她指醫生很不好,黑口黑面,她原本想問醫生很多問題,還記錄在筆記簿上,但是只問了一個有關她患糖尿病將來會怎樣的問題,醫生便很不高興地說:「你都幾十歲了,你還想怎樣?」她說被醫生一喝之下,其它問題也不敢再問。

除了李女士,關注病患者權益的團體亦引述其他病人的經歷,其中一個例子是醫生對病人說「買定輪椅」,本來是打算幫助病人,希望嚇病人讓他努力些,不要經常什麼都不做,自暴自棄,但對病人來說會帶來很多擔心。

負責有關調查的復康會指,好多醫護人員很熱心告訴病人相關資訊,但資料性太多,而不懂得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解清楚的技巧,重點在哪裏,每一次不用把所有的東西都說清,讓病人知道一、兩個重點就可以了。

復康會建議醫護人員拿了一、兩個重點,集中向病人講解。同時向病人多說一些鼓勵及讚美的說話,令病人覺得受到重視及提高病人的自信心。

復康會又建議,理想的複診時間為6至10分鐘,醫護人員應該改善與病人的溝通技巧,如能把握有限的複診時間,利用良好的溝通技巧,細心聆聽病人的需要,並多關注病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灌輸有用的控病資訊,更能幫助病人有效控制病情,長遠可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復康會去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8百多名公私營醫院的長期病患者,了解他們自行控制病情的情況,以及醫護人員對他們的幫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江門患兒擠爆醫院 醫護人員超負荷
接種新流感疫苗 開放團體申請
甲流檢測滯後疫情失控
29歲教師遭拆遷公司員工圍毆致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