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

奧巴馬亞洲行為何不去中國?(1)

人氣 2

【大紀元2010年11月14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熱線直播節目。

FLV下載收看
WMV下載收看

美國的中期大選剛剛結束,奧巴馬就去了亞洲四國,包括印度、日本、韓國,還有印尼,但是他卻沒有去順訪中國。那麼在韓國剛剛結束的G20峰會議上,奧巴馬與胡錦濤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再次交鋒,且廣泛地被媒體稱為是最具有火藥味的一次峰會。

那麼奧巴馬的亞洲之行為什麼沒有去中國,人民幣的問題為什麼會成為很多國家頭疼的一個事情,中美關係的問題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們有兩位嘉賓和大家對此進行討論,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發表高見或向我們的嘉賓提問,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您也可以通過Skype和我們連繫,Skype的地址是RDHD2008。那我們首先看兩條相關的新聞。

(新聞視頻播放)

新聞一:儘管週二奧巴馬失去了對眾議院的掌控,他的亞洲行仍然受到熱情的歡迎。奧巴馬此行將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和日本,內容主要是跟這些新興經濟國家進行商業和貿易等會談。

奧巴馬將在印度和美國商界領袖一起參加會議,在印尼將宣佈一項「全面夥伴關係」,隨後,他將前往韓國首爾出席G20會議、並參加在日本橫濱舉辦的亞太經濟會議。

奧巴馬希望在5年內,使美國的出口增加一倍。在這次行程中,奧巴馬將會在印度停留3天半的時間,這是他就任總統以來在外國停留最長的一次。

奧巴馬這次亞洲行不含中國,但在他所逗留的每一站,對華政治、經濟和軍事都將成為其議題之一。據透露,奧巴馬在整個行程都會提及人民幣匯率問題,他還承諾在20國集團會議上,跟中方討論朝鮮核問題和中國的人權問題。在最後一站日本,中日糾紛也將成為美日雙邊議程的議題之一。

新聞二:12日,在首爾召開的G20首腦會議上,各國首腦們為緩解匯率糾紛尋找的解決途徑就是「將經常收支數值維持在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並決定,截至明年上半年前,解決經常項目收支目標值問題。

專家們認為,在匯率問題上,各國利益衝突尖銳,因匯率問題而傷透腦筋的各國首腦們,能交換意見,並達成協議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就截至明年上半年前,解決經常項目收支目標值問題達成協議是本次峰會的最大成果。

不過,這些僅僅是各國首腦們就相互合作表示口頭贊同而已,而實際解決匯率糾紛的方案仍無結論。

與往屆 G20首腦會議相比,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態度更加強硬,並提出將經常項目收支的順差和逆差幅度限定在4%以內。

即,要解決匯率糾紛不能只局限在匯率問題的本身上,經常收支規模與國內生產總值相比,限定在4%的範圍之內,以此改善世界經濟失衡的局面。

美國經常項目收支赤字巨大,並認為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在於中國,因而強烈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並提出「經常收支數值目標制和競爭性貨幣低評價自制」等議題,以此向中共施壓。

但這種限制,卻受到德國和中共的反駁。

在11日舉行的美中會談中,中共主席胡錦濤堅持說「中國提高匯率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韓國金融協會會長在接受聯合新聞採訪時評價說「為平息世界匯率糾紛,美國本應拿出減少貿易收支赤字的方案」,但很可惜,中共仍舊未能拿出降低匯率具體時間表。美國和中國之間未能達成協議,本想藉此次多方會議施加壓力,但此次多方會議也未能得到理想的結果。

可見,圍繞匯率問題,中國,德國等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國和美國等逆差國之間的矛盾,要推到明年在法國召開的G20首腦會議去解決。

(新聞視頻播畢)

主持人:剛才您看了兩條新聞,人民幣匯率為什麼成為很多國家頭疼的事,奧巴馬訪問亞洲為什麼沒有去中國,中美問題的關鍵到底在哪裡?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 646-519-2879。

首先向各位介紹今天現場的兩位嘉賓,這位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先生,李博士您好。

李天笑: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陳志飛先生,陳先生您好。

陳志飛:大家好。

主持人:奧巴馬在這次的中期大選之後,馬上就去了亞洲,而沒有選擇其它的地區,您認為是為什麼呢?

陳志飛: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關鍵,因為他不但去了亞洲,而且這次是他就任以來出國訪問時間最長的。基本是中期大選之後,他一直在海外,在亞洲地區奔波,他去了一些對於美國有傳統歷史意義的,有非常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像印度、日本之類的。

那麼看一看他的日程,其中有一點很明顯,他肯定要去參加G20會議,那是在南韓漢城舉行的。那麼在漢城的會議上,我們看剛才的新聞片,硝煙四起,主要是圍繞著經濟問題舉行的。

而跟美國磨擦的主要對象是中共,也是說可能奧巴馬這次出行,他主要是做了政治和經濟上的兩種準備,在經濟上準備在G20會議上跟中國針鋒相對,在匯率和貿易方面求得一致的意見,尤其在整個全世界範圍內,就像新聞片中說的那樣,達到大力的削減以及控制貿易順差的可能,但是它這種可能性,我們看好像是沒有成功。那麼由於跟中共的磨擦,又由於中共最近在地區強勢的表現,好像也一脫以往韜光養晦的形象,給周圍國家和地區造成很多不安的因素。

所以奧巴馬此次亞洲之行含有很強的政治目的,由於對亞太地區的平衡,尤其由於中共在這個地區有點抬頭的跡象,有點出頭、強出的跡象給予強烈的遏制,這次他造訪中共傳統所謂的制衡對象,就是印度。印度一直跟巴基斯坦關係不好,巴基斯坦現在是美國表面的盟國,怎麼樣讓印度明辨中美關係緊張的根源,以及求得印度的諒解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日本,日本最近跟中國在釣魚島和別的方面有很多的磨擦和衝突,之前的話,日美關係由於沖繩駐軍問題,好像也降到了近年來少見的低點,那麼通過這次會談,又正值日本換首相和內閣,可以促進日美關係,進一步對中美關係的制衡造成良好的影響。

另外還有,他非常有意義的造訪了印度尼西亞,大家好像都把它認為是一種鄉土情結,其實不盡然,因為印度尼西亞是在馬六甲海峽的旁邊,它是一個東亞戰略資源的要道,而中共這方面現在在斯里蘭卡、在緬甸大力的營造各種港口,虎視眈眈針對的就是馬六甲海峽,大家可能忽視了這一點,奧巴馬到印度尼西亞絕對不會是去拜訪鄉土人情,他是有深入的政治考慮的,這就是他此行的兩把雙韌劍,一個就是政治,一個就是經濟。

主持人:那我們看,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露面是非常多的,而且大家也都不能小看了。那麼,奧巴馬既然去了印尼,尤其印度也是一個亞洲的大國,而且日本也可以說是亞洲最強的一個經濟國家,還有韓國,他為什麼這樣做,難道中國對他不重要嗎?

李天笑:中國、日本、印度這三個國家是亞洲最重要的國家,那麼他這一次去了其中兩個,印度和日本,偏偏繞過了中國,我想這裡邊是有他的原因的。他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但是這個去與不去,取決與他跟這個國家聯繫的感情,以及他這個國家的利益以及他個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比方2005年的時候,胡錦濤跟布什曾經見過5次面。胡錦濤還曾訪問美國兩次,第一次是訪問北美四國,到了美國,當時到底是「工作訪問」還是「國是訪問」,為這個事情鬧得滿城風雨。接著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又到聯合國跟布什見面,後來布什在12月份又訪問中國,整個來說見過5次面。

換句話說,奧巴馬雖然到過中國,而且胡錦濤也可能馬上就要訪問美國,但是這裡面還是有一個強烈的因素,就是他對中國,對中共政權到底是怎樣的感覺。很明顯的,在他訪華之後,中共對他採取一種徹底割離的政策。然後,在氣候高峰會上,他要做出決議時,和這次G20會議的結果基本上一致,都被中共攪局了。然後,他本人通過闖會、闖這個閉門會議的方式,才讓大家知道他去了這個會議。接著在人民幣匯率這個問題上,中共這方面到現在為止還是在拖延,另外還有在北韓襲擊南韓的問題上,中共明顯站在北韓這一邊,這種種事情使得奧巴馬對中共的政策有了一個轉彎。

主持人:您認為是一個政策轉彎,也有人評論說,主要原因是反正胡錦濤馬上要訪問美國了,那去不去中國也無所謂,您同意嗎?

陳志飛:我覺得不是這樣,如果胡錦濤因為這個原因的話,結果應該要相反,因為胡錦濤如果明年一月份要訪問美國的話,此行奧巴馬應該拜訪一下中國,聯絡一下感情和交流下次胡錦濤訪美的具體日程,這樣才對。

如果要探究奧巴馬為什麼過中國而不入,其實我們一星期前,我跟陳破空先生剛做的美國中期選舉對中共的影響那集節目,其間已經談到了幾點,當時我們已預測到了,這不是我們自賣自誇,我們的確預測到了。

大家普遍在美國生活都有這個感受,這次美國中期選舉對於美國的政治格局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政治格局不可能不對中美關係造成影響,尤其現在眾議院被共和黨控制,奧巴馬又要在2012年參加大選,整個保守勢力全面上台,很多民眾由於中國經濟對美國變相的剝削或某種原因,都覺得奧巴馬的對華政策過於軟弱,所以說奧巴馬這個時候不可能冒這麼大的政治風險到中國去。

而我第一次分析的時候,他恰恰是要把周邊跟中國有關係的國家搞平,以達到中美關係進一步的平衡,那麼如果他去中國的話,豈不是抵銷了自己這種努力了?所以為了跟外面散發出一個訊號,為了使他去印度的訪問、日本的訪問,還有印度尼西亞、南韓,尤其是印度跟日本剛才李博士也講到是亞洲最主要的國家,其實就是幾個支柱,如果不能對這幾個國家把中美問題談清楚,達到制衡的效果,那麼你要再訪問中國的話,那可能也是徒然,這是很明顯的,肯定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以後才能給中國施加壓力,所以我覺得這是他不去造訪中國的一個很大的政治動機。

主持人:我看李博士寫了一篇文章,說胡錦濤最近搶在奧巴馬之前去歐洲,是要施行「聯歐制美」這樣一個機會主義的老策略。那我們知道美國和歐洲的關係是一種同盟關係,有同樣的價值觀。而中國和歐洲國家之間,比如說主要的國家像英國、法國還有德國,在人權問題上甚至在貿易問題或其它問題上,經常出現一些交鋒。那麼您覺得歐、美之間這種傳統的盟友關係,有可能被您所說的這種聯歐制美策略所擊破嗎?

李天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歐美之間實際上是有多重的關係,基本上是民主國家之間的一種盟國關係。比方說大西洋公約組織,它就是一種軍事的聯盟,任何一個國家遭到共產國家或其它國家攻擊的時候,那大西洋組織就會全體來幫助它、資助它。

比方再舉個例子,在六四之後,歐盟對中國有一個武器禁運的協定,到現在為止沒有解除,除了歐盟國家中有一部分是前共產主義國家,它們對共產主義是深惡痛絕的,所以它們不同意,因為要每一票、所有人同意才行。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美國不同意,美國認為如果歐盟向中共政權出售武器的話,那就會對整個亞太地區造成威脅,因為中共現在最缺的是航母上面的飛機,還有潛艇上面的一些先進設備和技術,如果從歐盟得到這些東西的話,它就會運用到對東南亞的海軍的擴張以及航空母艦上去,那就會對美國和東南亞的平衡造成威脅,所以美國是不同意的。

再一個,中共是一個共產專制的國家,跟美國及歐盟之間的價值觀和政治路線是有根本衝突的。在這個情況下,美國及歐盟都認為,如果中共的軍力通過經濟發展得到加強的話,它又是一個專制國家,反而對和平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陳志飛:我想補充一下,其實我很不願意用這種比喻,因為我們從大陸來的,很不願意用中共邪黨的言論。但是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所謂的「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關係。也就是說,美國和歐盟的關係再緊張,都是人民內部矛盾,人家都要來,都好談。而中國和美國、歐洲的關係再怎麼好,它都有人民敵對關係的可能。

遠的從美國的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稱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和近期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時候主動地幫一下小兄弟的行為來看,它們其實都公認美國是道德和精神的領袖,這是無庸置疑的。所以中共有時候想藉美國及歐洲一些表面上的小磨擦來達到它小伎倆的目的,基本只能是自己騙自己。

主持人: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我們看到前一段中共和德國鬧不愉快了,因為德國總理見了達頼喇嘛,然後它就開始說不要和德國有什麼貿易往來,我們削掉你的合同或者不再跟你簽新合同。那麼馬上薩爾科齊一去見達頼喇嘛,它那邊又變了,又說薩爾科齊怎樣,跟德國又好了。好像在這幾個國家中,就用訂單、用貿易的方式來周旋,我不知道像它這樣做到底有沒有實質意義?

各位觀眾,我們今天的話題是「奧巴馬亞洲行為何不去中國?」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問題會成為很多國家頭疼的問題?中美之間的關係,它的問題的關鍵到底在哪裡?歡迎您撥打我們熱線電話646-519-2879。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熱點互動】奧巴馬亞洲行為何不去中國?(上)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熱點互動】奧巴馬亞洲行為何不去中國?(下)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揭秘不為人知的馬克思(1)
【熱點互動】雷人新語:強拆養活知識分子
【熱點互動】血荒 誠信荒
奧巴馬尋求更多亞洲市場准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