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8大威脅讓中國經濟硬著陸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報導)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com27日財經評論文章指出,中國目前正面臨熱錢流入、房價泡沫、貨幣供給激增和房市供給過剩、操控人民幣、通貨膨脹、歐洲需求減弱、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社會潛藏動盪等8大危機與威脅。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越來越高,一旦硬著陸,未來GDP可能頂多只增長5~6%;政策緊縮將導致房市泡沫破滅、原物料價格下跌,緊縮時間越久,硬著陸的問題越嚴重。

上週六,中共突然宣佈調高利率,這是10月中旬以來的第二度升息,緊縮訊號的釋出相當明顯。其中,一年期借款利率將上升25個基點(或0.25%)至5.81%,存款利率也同步調高至2.75%。中共是迫不得已升息的,在通脹的權衡下只好選擇升息。麥格裡駐香港經濟學家卡維(Paul Cavey)認為,中共當局先前擔心升息可能「鼓勵熱錢流入中國」。

著名經濟學家簡天倫表示:「這是在通貨膨脹下中共不得不做的,原來它不想做是怕對匯率的壓力更大,所以它不想做,現在是不得不做。因為通貨膨脹的危險性和壓力使中共懼怕將來不可收拾。」

中共統計局資料顯示,上個月的水費、電費和租金等住房相關成本比去年增長5.8%,消費者物價則上揚5.9%,創2008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但多數專家相信這個數據是低估。

據官方數據:從1978年至2009年,中國的GDP規模從3645.2億元增至33.54萬億元,擴大92倍;同期廣義貨幣供應量從859.45億元增至60.62萬億元,擴大705倍。這個廣義貨幣發行量(即M2),擴大705倍,遠遠超過GDP擴大92倍的數據,就是物價飛漲的原因。

實際上,到今年10月,官方公佈的中國廣義貨幣發行量(M2),已經達到69.98萬億元。過去近10年中,根據官方數據,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爆炸性增長,從2000年1月的12.12萬億元上升到2010年10月的近70萬億元。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也就完全是必然結果。

知名經濟學家、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茅於軾指出,大陸「房地產泡沫已經沒有辦法防止了」。他並預言,大陸房市泡沫將在未來兩、三年內破滅。

茅於軾說,現在大陸空屋已經這麼多。什麼是消化,就是把空屋變得都有人住,但這種可能性不太大,更大的可能性就是泡沫破滅,沒有第三條路,而且「(泡沫)破的可能性比消化的可能性要大十倍都不止」。

此外,1998年中國的大專畢業生僅83萬人,去年超過600萬,今年還會增加。文章說,當前的中國就業環境無法提供足夠的專業職位,以吸納這麼多的大專畢業生,但他們卻背負著雙親莫大的期許,因為要供應他們完成學業,許多家庭幾乎耗盡所有存款。

批評中國教育體制的政治學家張鳴說:「大學基本上沒提供他們甚麼」,「對許多年輕畢業生而言,這是一個生存的問題。一旦爆發經濟危機,他們可能就是社會不穩定的源頭。」

由於房價高漲、工資微薄,估計北京目前有10萬個「蟻族」。北京人民大學社會學家周小征說:「他們群居如同螞蟻,有些住在地下室,他們長期辛苦工作。」文章說,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下來,社會動盪的機會很高。

文章認為,歐、美需求的降溫會讓硬著陸的情況雪上加霜。

相關新聞
如何解決中國經濟崩潰
權貴與太子黨家族吸附中國經濟命脈
劉孟奇:誰讓高教成為中國經濟發展軟肋?
扣除綠色GDP  中國經濟零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