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雯:澳門的悲哀

王靜雯

人氣 195

【大紀元2月6日訊】編者按:回顧澳門回歸十年的變化,經濟飛速發展是中共把澳門「櫥窗化」展示給台灣的必然結果。但澳門境內的國安立法內陸化、媒體受箝制、澳門立法會對中共的順從等現象相繼發生,跟香港當年七十萬人上街遊行示威形成鮮明對照。

在大陸人心目中,香港和澳門(Macau)是能有更多自由的地方。為解決台灣問題而制定的「一國兩制」,在澳門和香港已經實施了十年。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澳門回歸十年的紀念會上,中共官員明顯表露出,「澳門模式」比「香港模式」更符合他們的口味,由此可見澳門早已偏離了一國兩制的正軌。

與香港相比,澳門從一開始就民主制度發育不健全。直到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首都里斯本左派軍人發動的康乃磬革命(後世稱四月二十五日為自由日),才使葡萄牙結束了二十世紀西歐最長的獨裁政權:薩拉查統治,最終實現葡萄牙的自由民主化。在四百多年的澳門租借管理中,由於澳葡政府不願在中國的領土上花費太多精力,加上八十年代後的「夕陽心態」,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大陸時,還沒有一個類似香港的成熟的公民社會,這為中共蓄意的「澳門內陸化」創造了可能。

櫥窗式經濟和賭博業的興旺

回顧澳門回歸十年的變化,經濟的飛速發展是中共把澳門「櫥窗化」展示給台灣的必然結果。據澳門統計局表示,澳門人均GDP二零零八年約三萬六千美元,比二零零零年增加了二點七五倍,財政收入二零零八年為五百一十億澳門元,(下簡稱元),比二零零零年增加了二點三三倍。預計二零零九年澳門財政盈餘可望超過一百億元,十年的財政滾存加上儲備基金總和,累積將達到一千億元。

澳門的飛速發展,除中央政府的特別扶持之外,還得益於澳門獨特的博彩賭博業這個備受爭議的灰色行業。自從二零零二年對國際資本開放博彩經營權以後,澳門經濟進入了快車道。據新華社報導,從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八年,澳門GDP每年平均增長13.3%,人均GDP居亞洲前列,失業率由6.3%下降到3%。居民月工資平均由五千上升到八千,比香港還早一步實行了從幼兒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費教育,並建立完善了養老金製度。其實,把櫥窗效應和賭博錢財放在哪裡,都會產生亮點的。

國安立法的澳門內陸化

在回歸十年的講話中,胡錦濤借表揚澳門批准執行了國家安全法而隱射香港,並希望台灣日後也能選擇澳門模式。今年二月,澳門立法會通過十五條《維護國家安全法》,新增了七種罪行:叛國、分裂國家、顛覆中央政府、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外國政治性組織在澳門作出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以及澳門政治性組織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建立聯繫作出危害國家安全行為。

為此,澳門政府多次拒絕香港泛民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記者和法輪功學員入境,連學者都被打成危害澳門安全的恐怖分子。國際輿論普遍評論說,在這一點上澳門已經淪為一個大陸省市,人們連進出境等基本人權都被限制剝奪了。

澳門立法會對中共的順從,跟香港當年五十萬人上街遊行示威形成鮮明對照。目前澳門二十九名議員中,只有十二人通過直選產生,還有七名直接由政府委任。與香港立法會中有很多律師和大學學歷的人不同的是,澳門立法會中只有兩三人是律師,其餘大多是商界出身,對立法業務比較生疏。與此同時,由於貧富差距懸殊,澳門基尼係數已超過零點四的警戒線,草根階級在公共決策中缺乏代言人,這些都令澳門立法會難於代表廣大澳門人。

媒體受控 輿論監督不力

與香港媒體輿論監督相對應的是澳門媒體的守望失範。由於報紙的財源主要來自賭場和政府廣告,很多不利於政府和官員的報導,大多是由香港和台灣媒體率先揭發後,澳媒才轉載報導。澳門媒體在澳葡時代就開始接受政府資助,回歸後依然繼續。前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曾以「協助媒體提高競爭力」的名義,對報社提供每月一萬到五萬不等的資助。

雖然澳門政府沒有直接干預報社的採編業務,但基層的編輯記者們都知道「界限」在哪裡,這跟大陸的情形很相似:「不聽話就不給你飯票」。不同的是,澳門人還能看到香港台灣的報紙,而且也沒有大陸那樣的網絡封鎖。目前澳門銷售量最大的報紙是香港的《東方日報》和《蘋果日報》。

「世紀巨貪」引來的思考

由於缺乏公民社會的三權分立體制以及媒體的批評監察,自然容易滋生濫權、貪污和腐化,「世紀巨貪」歐文龍出現在澳門也就不足為奇。曾被稱為下屆特首熱門候選人的前澳門特別行政區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利用批地的特權,先後犯下受賄作不法行為罪、清洗黑錢罪、濫用職權罪、虛假聲明罪和財產來源不明罪等七十六項罪名,涉案金額超過六億元,被判處二十八年有期徒刑,被稱為「澳門第一貪」。

澳門回歸十年中,免公開競投、而由政府官員直接批地的項目逾四十項兩百七十 萬平方米(相當於澳門9%的土地),大多用來興建酒店、住宅、娛樂場等。僅近年來改批的八十七萬平方米土地,原本可收入六百二十多億元,但實際只收了五十三億元,差價就是官員給地產商的利益。

歐文龍案曝光後,人們認識得到澳門模式的致命弱點:假如沒有香港廉政公署ICAC的調查,歐文龍案件會浮出水面嗎?澳門廉政公署為什麼同大陸一樣,一直是「打蒼蠅不打老虎」?澳門政府動用公帑,立法會為何難以監管?為何澳門沒有官員問責制度?這一切都直指澳門制度的系統缺失。

香港用心呵護民主自由

十年來澳門樓價上升了三倍,一個六百平方呎新建住宅單位,售價要兩百多萬元,中產階層購買都感吃力,民怨很大。回歸紀念日當天,約一千兩百名澳門市民參加了「反貪腐、爭民主、保民生」大遊行,要求剛上任的行政長官崔世安還政於民、回應市民住屋、就業等問題,爭取二零一四年一人一票選特首。

比較中共樹立的兩個一國兩制樣板,香港模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監察及挑戰中央政府,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表面上看毫不「和諧」,但一個相對公平自由的社會還能存在於香港,這都是香港民眾細心呵護、堅持守衛的結果,面對中共處心積慮的「四個堅持」,所有嚮往民主自由的人們,唯有守住良知善念,才能抵禦住中共的蠶食鯨吞。◇

本文轉自第155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157/7420.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煤集團副總赴澳門豪賭落馬
澳門市民抗議港府破壞神韻演出
大陸各界名人齊發聲 促港人遊行護神韻
上千各界人士上街護神韻護香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