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國西南罕見旱災影響嚴重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自去年秋季以來,中國西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影響人們生活和經濟。

據BBC報道,中國媒體報道,雲南、貴州部分地區旱情超過或達百年一遇,很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經濟損失嚴重,部分地區甚至準備大規模移民。

中國民政部門到目前為止的統計數字稱,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五省區市受災人口超過6130.6 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1萬人,農作物絕收面積111.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人民幣。

雖然重慶、貴州等地開始出現降雨,但中央氣象台25日18時繼續發佈乾旱黃色預警稱: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南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氣象乾旱區旱情仍將持續。

雲桂貴川

雲南糧食、甘蔗、烤煙、咖啡、茶葉等該省重要經濟支柱產業均受乾旱打擊,當地官員稱,「平均一周經濟損失20億元人民幣」。

以水電為主要能源來源的雲南為減少「人電爭水」現象,停電限電,目前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不到正常情況的 20%」,一些企業被迫停產減產。

雲南南華縣的當地政府準備,如果旱情持續,五千多人將被迫遷徙。

廣西上思縣叫安鄉文明村由於嚴重乾旱,上千人只能依靠一口井維持飲水。

乾旱不僅嚴重打擊農業和工業,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近日紛紛發出森林火險預警。

西雙版納的傣族仍希望慶祝傳統「潑水節」,但準備「用樹枝蘸水,灑水代替潑水」。

有媒體消息說,貴州茅台鎮的數百家釀酒企業因缺水被迫停產,但已經上市的茅台公司則發佈消息說,企業運轉正常。

天災和「人禍」

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紛紛指出,這場大旱不僅是因為降雨稀少導致的天災,也體現「人禍」。

核心問題在於:雖然中國經濟建設多年來發展很快,但農業基礎薄弱的問題「沒有根本改善」,「大旱暴露出災區水利設施,基礎設施的不足問題」。

有些評論以水資源豐富的雲南為例說,一些大型水利建設主要考慮發電,忽略防洪蓄水等農業需求。

國際旱災

在中國西南地區遭受特大旱情之際,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也遭受嚴重旱災。

泰國越南等地的一些學者、媒體和環保組織指責說,湄公河水位下降到半個世紀以來最低水平,原因是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的瀾滄江興建了11座水電站。

路透社報道說,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準備就此向中國提出交涉。

中國官員堅決否認指責說,湄公河乾旱與中國大壩無關。

中國媒體引述中國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說,厄爾尼諾現象是這次乾旱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中國西南地區以及泰國和越南部分地區的乾旱有關聯性,就本次乾旱的範圍來說,這一區域是個整體。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雲南旱情辦紅白喜事送水成為大禮 蔬菜成奢侈品
中國西南百年大旱 大湖蒸發
四川乾旱地區吃水難 政府救災不力
泰國等4國將就旱災交涉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