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30年一場噩夢 辛巴威大事紀

人氣 21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辛巴威哈拉雷16日法新電)本月18日,辛巴威脫離英國獨立將屆滿30週年。以下為辛巴威獨立至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1980年4月18日:羅德西亞(Rhodesia)被英國統治90年後終獲獨立,並更名為辛巴威(Zimbabwe)。1972-1979年間,在史密斯(Ian Smith)的帶領下,民族主義黑人為了爭取獨立,與少數白人政權抗爭多年,2萬7000人戰死沙場。

「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Zimbabwe AfricanNational Union, ZANU)領袖穆加比(Robert Mugabe)奪得政權成為總理。「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Zimbabwe African Peoples Union)領袖恩柯摩(Joshua Nkomo),獨立戰爭時期與穆加比並肩作戰,則被任命為內政部長。

1982年2月17日:恩柯摩因遭指控密謀政變而被趕下台。恩柯摩在其勢力範圍馬塔貝里蘭(Matabeleland)發動武裝抵抗運動,遭到政府血腥鎮壓,至少2萬人喪命。

1987年12月30日:穆加比進行憲法改革後成為國家元首,辛巴威進入總統制時代。

1989年12月19日:反對黨加入穆加比政黨,兩黨合為「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

1996年3月16-17日:穆加比以92.7%的得票率獲得連任,反對黨質疑選舉結果不公。

2000年2月28日:白人擁有的數百片農地遭到佔領者強制沒收。

2000年6月24-25日:穆加比領導的政黨,在國會大選中幾乎敗給前一年成立的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MDC)。

2002年3月9-11日:穆加比連任總統,大選過程中暴力事件頻傳,各界譴責辛巴威選舉舞弊。西方國家開始實施制裁。

2008年3月29日:辛巴威大選,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首度在國會選舉中獲勝,遲至4月26日始獲確認。

2008年5月2日:崔凡吉萊(Tsvangirai)在總統大選中獲得47.9%的選票,穆加比得票率則為43.2%。兩人皆未取得勝選所需的絕對多數。

2008年6月27日:辛巴威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穆加比是唯一的候選人;對手崔凡吉萊表示因支持者遭受暴力威脅,於大選前五天退出選舉。

2008年6月29日:穆加比就任為總統,展開新任期。

2008年7月10日:展開區域調停會談。

2008年9月15日:穆加比與崔凡吉萊簽署權力分享協議。

2008年10月9日:辛巴威當局宣佈,7月通貨膨脹率已暴增至231,000,000%。分析師說還會繼續上漲。

2009年1月29日:辛巴威幣一文不值,人民寧可用外幣交易。

2009年2月11日:聯合政府就任,崔凡吉萊擔任總理,穆加比繼續當總統。

2009年10月16日:崔凡吉萊與「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中止關係。

2010年2月12:「民主改革運動」宣佈陷入僵局,呼籲重新舉行選舉。(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相關新聞
獨立30年一場噩夢  辛巴威與舊主英國交惡
獨立30年一場噩夢  辛巴威革命老兵漸凋零
歐洲盃足球賽開幕賽結果 德國大象成功預測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