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中,流浪

茉莉

人氣 3
標籤:

最近情緒陷入低潮,有一種破不了繭的無力感,於是這樣的我便生起了「流浪」的念頭。

想到流浪,腦中便出現《愛之旅》中的歌詞:

風吹著我像流雲一般 孤單的我也只好去流浪
帶著我心愛的吉他 和一朵黃色的野菊花
我要到那很遠的地方 一個不知名的地方
我要走那很遠的路程 尋回我往日的夢

這是一個讓人心生嚮往的流浪畫面:「一把心愛吉他,一朵黃色的野菊花,有風相伴,心情像流雲,走走走,到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尋夢……」

因為是歌,可以儘管浪漫,但落實到現實生活當中呢?想流浪,得有足夠的勇氣和本事呢!舒國治在他<流浪的藝術>一文中,提到了一個流浪者應當具備的條件,這其中包括「要能享受走路,不讓自己輕易走累;不輕易流汗,不多吃,也不能常吵著喝水」。

既是「流浪」,行李自然是不能多,貴重東西一律不帶(包括相機),沿路不添買東西,如此不受行李覊拌,才能做到:「見這一站景色好得驚世駭俗,好到讓你張口咋舌,車停時,自然而然走下車來,步上月台,如著魔般,而身後火車緩緩移動離站竟也渾然不覺。幾分鐘後恍然想起行李還在座位架上。卻又何失也。乃行李至此直是身外物,而眼前佳景又太緊要也。」

試問:這樣的灑脫心境,自己做得到嗎?搖頭,沒這本事!那,與「流浪」二字絕緣了嗎?我可不這麼想,所謂的「山不轉,路轉,路不轉,自己轉」自己轉,有時轉的是「心」,有誰規定,流浪一定得走很遠的路程,得到荒山郊外?在都市中流浪,行不行?

在這個月雙颱過後的某一天下午,我便帶著「流浪」的心情,在離家不遠的街區遊走。

我沿路其實也順便辦些事,但與往日純粹出來辦事的心情不同,辦事是附屬,「走路」才是主要,我並不是一個喜歡走路的人,平常超過兩站公車以上的距離,我一定搭車,但這個下午,我估計自己來回總共走了八個街區。

由於想走路,心情上便不疾不徐,乖乖等紅綠燈,不會盯著秒數在心裡喊「快一點」,燈號變了,不會帶頭急著過馬路。慢慢的走,果然不覺得累。

我在敦化南路口的「怡客咖啡」坐下,拿出我的50元飲料券免費換了一杯熱「卡布奇諾」,3點多的周五下午,店中竟只剩下牆邊一個雙人空位,台北人還真是喜歡坐咖啡廳啊,這些人也都和我一樣不用上班嗎?還是溜班在咖啡廳閒坐?我原本期望能坐到理想中的靠窗沙發座,如今只剩這有些憋腳的座位,不免略感失望,暫時坐下吧。

我拿出舒國治的《流浪集》閱讀,旁邊有兩位語調略顯高昂的女士在交談,文字在我眼前移動,卻好像不容易進入腦中,我想到舒國治在<咖啡館>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咖啡館,一種四周有些微聲響卻又提供一份足可讓你專心的熱鬧」閱讀當時覺得這段文字寫得太好了,因為我以往的經驗正是如此,在些微吵鬧的咖啡廳,反而比在安靜的家中容易專心閱讀,但此時怎麼失效了呢?我想是旁邊這位女士的情緒太激動了,她似乎與誰過不去,大聲抱怨著,我雖沒有注意她的談話內容,但,她的聲調分貝顯然已超過可以讓我專心閱讀的「些微聲響」標準。

我一直在注意其它座位是否有人離去。運氣不錯,門邊的一個靠窗座位空出來了,我迅速換了座位,這裡離那位激動的女士有一段距離,旁邊的聲音又恰巧符合了「些微聲響」的分貝,這下我真的可以舒服的閱讀了!

在想流浪的時候讀舒國治的《流浪集》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我先閱讀了<睡>、<隨遇而飲>,之後跳頁閱讀<流浪的藝術>,這篇多達16頁的長篇散文,從許多角度談「流浪」這件事,範圍幾乎涵蓋了食、衣、住、行、育、樂,除了前面提到的流浪須具備的條件和態度之外,他也談到很多人想流浪卻無法如願的關鍵:「他們的確年輕時曾發過宏願,說出像『我再拼上三、五年,有些事業基礎了,說什麼也要把自己丟到荒野中,無所事事個半年一年,好好的流浪一番』這樣的話;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轉眼過去,他們哪兒也沒去。」

的確,一般人都有許多的包袱,也許是來自對家庭的責任,更多是來自對生活需求未必正確的期待:「太多的人用太多的時光去賺取他原以為很需要卻其實用不太到的錢,以致他連流浪都覺得是奢侈的事了」,我們常以為自己需要很多錢,媒體在談論理財觀念時,不都告訴你,想要安穩過退休後的生活,每人至少得存個1-3千萬,於是大多數的人都很恐慌的拼命賺錢,忍下眼前所有心靈的困頓,不輕易換工作,更不用談像我一樣在還還算年輕時「休耕」。

問題癥結在於:我們想要的遠比需要來得多。

我們想要什麼?未必自己都說得清楚,很多的「想要」是媒體,是趨勢,是別人告訴你的,長時間處在輿論視聽的強力傳播下,我們便以為我們也想要這些,有時即使知道自己未必真的需要,但為了要趕上流行趨勢,便得更加努力賺取金錢來換得「不落人後」的生活。

是「慾望」在作祟吧?!

我看著這篇<流浪的藝術>,一邊看,一邊心裡與之對話,感覺有太多符合我此刻心境的文字,心裡不斷的叫好。對於閱讀,我向來是重質不重量,與其囫圇吞棗的吸收大量文字,不如在最適切的心境下選看最適合的篇章,這樣的閱讀,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

看完了<流浪的藝術>,時間已到了5點多,街道上的車陣開始變得忙碌而擁擠,我收拾手邊的東西準備離去。
回程自然還是要安步當車的走,尤其在看完了一篇<流浪的藝術>,整個心情完全的處在流浪的基調中,這回,走路的心情更加的悠閒。

我沿路走走拍拍,看下班的行人、車陣,也看自101大樓頂端穿越的捷運車廂。

「不要絕望,你絕對可以流浪!」

《流浪集》的書腰上,大大的文字這樣的寫著。我同意這句話,「流浪」是一種心裡的儀式,無法不顧一切的走千山萬水不打緊,能像我這樣只是走幾個街區體驗一下在都市中「流浪」的興味也不錯。

「心境」最重要,只要心情對了,你,隨時都可以去~流浪。

文章摘自《茉莉隨想曲》:http://blog.yam.com/jasmin23/article/11340165

相關新聞
婚姻陷入低潮 看韓劇翻轉婚姻奇蹟的啟示
習慣當受氣包?別人的情緒與你無關(下)
習慣當受氣包?別人的情緒與你無關(上)
爸媽別亂發脾氣 珍貴的親子關係重在「信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