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刻意冷卻「公投」 民間辦論壇支持補選

【大紀元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慧、吳俊婷香港報道)港府在5區補選宣傳期間,刻意冷卻投票氣氛,民間於是靠自己的力量,為補選打氣,為各候選人造勢。由民間團體青台、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舉辦了5區論壇,匯聚候選人讓選民認識的機會。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出席助陣,他希望市民珍惜這次的投票權。

5月8日新界東舉行選舉論壇,出席候選人有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社民連)、周澄(大專2012)和胡世全(獨立候選人),陳國強(非暴力社會運動)則缺席。論壇並設有網上直播。

學聯副秘書長林朝暉表示,香港的傳媒對今次的5區補選表現很冷淡,身為特區首長的曾蔭權並沒有帶頭舉辦公開論壇,讓選民有認識候選人的機會,學聯希望透過論壇將候選人的辯論發放,讓市民關注補選的重要性,增加投票率。

李柱銘籲港人珍惜投票權

李柱銘則表示,13億大陸的同胞沒有參選及投票權,香港市民應珍惜這個享有的公民權。他又指參選人用這個參選權,亦希望市民珍惜投票權。

他批評政府在這次補選的安排上態度「閃縮」,「這是合法的補選,政府不鼓勵市民去投票。以往高官在投票日一早去投票站,跟住鼓勵(市民)去投票。為何今次就不同呢?我記得回歸那一晚,我好生氣,為甚麼我們要等10年,去到07、08年才有雙普選?」他表示香港社會已經準備就緒了,當年的自由黨、民建聯等黨派全部都入了黨章,都說一定要07、08年有雙普選。

李柱銘續說:「1997時自己很生氣,為甚麼要2007年才有,現在2010我還在生氣,為甚麼要2012,都不知為甚麼?越行越遠,所以變成公投。」並指根據北京頒下的時間表:2017可以普選特首,2020可以普選所有的立法會議員。「但2010是選甚麼?功能組別在不在?沒有說一定要取消,死都不肯說,2010都不是真的普選。」

周澄:是邁向普選的開始

周澄相信5.16公投是一個邁向普選的開始,無論民主路走下去是好是壞,今次公投反映民主運動一些積累已久的問題;並希望參選除帶動廣泛討論外,促使市民思考民運之路應怎樣走下去。

胡世全指爭取民主、改善民生同樣重要,希望透過這次參選,促請政府盡快達到市民的要求,希望有居屋者有其屋,他促請政府盡快興建公屋、居屋、夾屋及提供醫療保障,強調政府需要承擔責任。他並贊成2017年實行全面雙普選同廢除功能組別。

梁國雄提出「授權」問題,他譴責所有關於小圈子選舉的罪惡,「其中一個徵候就是無授權,不懂的及無票數的扮代表,這是泛民在終極普選聯盟的問題。因為普選盟約有18票,04年選舉時,大家都話要有雙普選,政制綱領就是這些,如果要改,哪一個授權給他們?這是一個授權的問題。」他續說:「原因是坐下同阿爺傾,阿爺高興時,就會給你一點,那你一定會同其他人講我會撐到底。這個政制方案會拿上台,共產黨同終極普選大聯盟談,是同18票談,共產黨是有賴這件事的政網。共產黨靠得住,母豬會上樹。」他重申5.16的授權是重要性。

普選盟跟中共談判是不智

周澄認為普選盟去談判是個不智的決定,其實功能組別問題是個授權的問題,過去功能組別已經有,它的存在直接令很多市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政制改革的障礙。周澄說:「根本不需要同它(阿爺)傾,我們要去動員群眾,投入今次公投,得票率要高,我們才有籌碼去談判和溝通,因為今次專業參與今次的公投,其實是因為不想公投掉到一些技術方案支節上的討論。」她指以往的民主運動太過集中在口號式、方案性的內容及技術的討論上。又說方案主要太依賴政黨政治,將好多民生問題政治化,習慣於小恩小惠,有盈餘就派糖。她強調參選是想將原本的社會問題帶出來討論,這些問題已不能再拖了。
胡世全指好多市民期望社會安定繁榮,大家有工做,但好多財團傾斜向一班既得利益者,他們只要得到票就可以否決對市民有利的方案。他說:「完全贊成盡快廢除功能組別,也是好多市民的期望,登記做選民有300多萬人,對中年人來說,5個有3個沒登記做選民。」他呼籲市民去表達意見,珍惜普選大聯盟。

有主持問參選者會有甚麼方法帶領香港人走向民主,假如今次的投票率真的偏低,怎樣帶動香港推動民主?梁國雄強調民意非常重要,如果投票率相當高,過百萬,不計泛民主流派的得30%的票源,50%的投票率那就算贏了。

他批評一些學者,如馬嶽、陳子強、陳建民等對投票率的質疑,「我們作為搞變相公投的人,有甚麼資格去答,應該問政府,去檢察執政的人。」他呼籲市民踴躍投票,有百多萬人不約而同的出來投票,包括民主黨。「我們有責任發動更大的民主運動,去逼使特區政府的老闆(中共)聽。」他批評中共瘋狂打壓5區總辭。

思考民主運動該怎走下去

周澄說,問題其實是整個民主運動應該怎樣走下去,問題要交給公眾去思考,「我們在推動民眾去參與民主運動,現時泛民內部都需要作檢討,作大整頓,今次公投運動好多人都說泛民內亂,在好多層面都有分歧,我覺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多市民對民主黨是不滿。」

席間,梁國雄質疑胡世全之前在公開論壇上對六四事件的應否徹查的態度。胡世全回應說本著公義和愛是應該徹查。他說:「我當時講過不支持平反六四,是因為我不清楚,因為我當年還是29歲,當時我要顧生活,在這件事情上,事實就是不清楚,可以看證據。因為我每次講話,我首先提醒自己練習不講大話,我每一次說出口時,我想過我講過甚麼,如果我真是有講過,我會承認我講過,如果我沒講過,我決不承認我講過。」

周澄指,在六四問題上,中共混淆是非,她反對「23條惡法」是看到內地維權運動被打壓的數字激增,「現在中國的問題就是90%多的人的權利,集中在1至2%的人手中,維權人士越拉越多,而且造成很多生態破壞,很多勞工被剝削,有屋的居民被逼遷,甚至上訪抗爭、他們被打,甚至死了都沒人知。」

她說六四是香港主流民主派的一個「神主牌」,很多民主派還用著六四的道德光環,或者那一代群眾的集體回憶,將六四變成大型的悼念。「六四只是一種集體的消費,就是大家捐點錢,良心會好過一點,但就繼續容許港商回大陸剝削勞工,這是其中的一些問題。如果繼續說要平反六四,就要反思上面存在的問題。」

補選是給機會選民投票

被問及有外界指補選是浪費公帑的說法時,梁國雄用「結婚」來形容社民連與公民黨合作的關係,「在那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結婚,結婚了就不可以離開,之後兩個結婚的其中一個不在了,那就沒有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他批評市場經濟學指補選是浪費公帑,是可看到說的人背後所包含的定意和觀點。他說:「選舉是為候選人而設的,不是為投票而設,我們是給機會選民投票,我們沒辦法逼他投票,亦沒辦法逼他不投票,只是說他現在有機會去投票,如果這是成立的話,就是我們用1億5千萬去找出香港人很想知的政治關鍵問題,我看不到它是浪費公帑。」

周澄說「投票」的重要性,「過去的民主運動,就主流來講是難有機會去協調,所謂政制上的改革爭取和一些民生問題反映出經濟的共鳴。」她指這是一個開始,有空間去想民主運動的發展和未來新的想象。「因為主流的民主派為何那麼強調行動和溝通,因為他們停留在80年代壓力團體的模式,但是80年代和現在是很不同,港英(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結構是完全不同的,港英是搞功能撤退,它要做很多行政執法的事,空間當然是多了;中央很明顯看到,如劉曉波被抓判10年監,明收窄你就收窄你,這是個問題。」

年青人參選讓共黨陰謀失敗

被問及群眾運動或者年青人受政客利用的說法,梁國雄指最主要衡量,是否有機會給這個人表達意見或者補充權力(充權)。他說:「今次的公投,投的一票已享有足夠的權利。所以你要懲罰政客,就是你自己去組織起來。所以去懲罰政客和懲罰政黨,一定要成立更多政黨以外的公民組織。」

他續說:「當年青人本身已經有了社會性的代表出來競選的時候,或者有些人代表有訴求出來做的時候,這個充權是大一些,其實『大專2012』今次出來競選,已經不被共產黨陰謀得逞,你們今日走出來已經代表年青人和學生充權。」

對於有指年青人被政客利用的說法,周澄用「白癡」來形容,指持這種說法的人當年青人無腦。「我們看反高鐵,80後這班年青人為何成為傳媒的焦點,很多人覺得這80後是對社會公義有堅持,對這個社會有願景。」她反問:「誰人是最不面對群眾呢?昨日民建聯又去商討做節目,人家又去追擊它,就走入電視城。被城市論壇多說就說要杯葛人家。」周澄並強調最不面對現實和群眾就是這些保皇派,所以說年青人不想被人利用,就是出來投票,就是那麼簡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龍舟邀請賽「扮嘢大賽」乳癌康復者奪冠
反送中5周年|十年預言?港人守護民權的血淚一章
港控煙|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倡主動提供戒煙服務
譚蕙芸澳門講座取消 澳門傳協:被指危害公安拒入境(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