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可能會取代牲畜肉

人氣 23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一項關於世界人口食品需求的最新調查發現,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人造肉可能會取代牲畜肉作為人類的主要肉類食品。英國一位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說,人類和牲畜之間延續了1萬2千年的關係正在快速變化,但是在發展中國家,牲畜依然是人類生活的關鍵。

根據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菲利普.索頓(Philip Thornton)的研究,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和南亞地區對牲畜的需求量幾乎會翻一番。

這是因為那裏的人口正在增加,收入在上升,城市在擴張。

他說,發展中國家人口依賴牲畜生存,肉類需求量提升,可能對他們有好處。但是,牲畜的工業化生產可能會給貧困人口帶來麻煩。

他說:“一個危險是,這些貧困的牲畜飼養者就會被邊緣化,他們如果不能參與市場,顯然也無法從需求的增加中獲利。”

1980年到2002年,發展中國家的肉類總產量從4千5百萬噸增加到1億3千4百萬噸,增加了兩倍,而發達國家的牲畜肉生產與消費同一時間已經實現了平衡。

索頓說,其它不同還有,牲畜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要高於其他地區。

他說:“人們飼養牲畜,不光是作為生產工具,或者增加收入,還參差著很多社會文化的因素。”

他說,特別是非洲許多地區,社會關係部份是靠人與牲畜之間的關係確定的。比如說,牲畜可以用來體現社會重要性,或者作為禮物來拉關係。

他說,牲畜肉的生產和消費一旦改變,很多方面就會受到影響,但必須進行改變。2050年時,世界人口預計達到90億,儘管土地與水源供給有限,人類依然需要吃飯。解決糧食短缺的一個可能的途徑,就是人造肉。

他說:“人造肉的研究已經很多了,也就是說,肉類基本可以不用動物,就能在實驗室或者工廠裡生成。”這會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牲畜產生巨大的影響。

索頓說,氣候變化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可能需要新技術來對付氣候變化對牲畜生產所產生的影響。此外,牲畜食物鏈佔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0%,限制牲畜生產的壓力只會增加。

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國際家畜研究所總幹事卡洛斯.塞雷(Carlos Sere)博士說,環境問題不應妨礙人們認識發展中國家食用肉類的重要性,這很重要。在發展中國家,牲畜肉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營養的來源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

他說:“貧困民眾需求牲畜。如果我們增加牲畜飼養的難度,這些人就別無出路,到頭來就會產生很多社會問題,比如向其他國家遷移等。所以,我們需要理解,這屬於環境問題,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機會,我們需要真正花費精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牲畜飼養依賴全球大約30%的非冰凍土地,價值至少1.4萬億美元。牲畜肉製品占全球熱量攝取的17%,是飲食的關鍵。

相關新聞
怎麼倒香檳最能保存泡泡和風味
今夏天災 聯國2007早警告
科學家解讀人類9大毀滅行為
澳洲鮮紅珊瑚可用於癌細胞研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