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美改變對華戰略 加強遏制圍堵中共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希望之聲《伍凡評論》節目)伍凡:各位聽眾好,現在是《伍凡評論》第198期,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美國改變對華戰略,加強遏制圍堵中共」。

在線收聽
下載收聽

自從今年3月以來,韓國的「天安號」軍艦被朝鮮的海軍擊沈以後,這幾個月來中美關係日趨惡化,中美兩國軍隊交往中斷,雙方都各自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大有開戰之架勢。人們在思考,是什麼原因促使中美兩國關係惡化呢?

1979年元月,北京和華盛頓建交,至今已經有32年了。在這段期間,中美兩國關係有溫和的階段,也有激烈衝突的階段。比如1989年六四大屠殺之後的一段時期,美國開始對中國軍火武器禁售;比如北京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事件;以及在海南島南部海域上空,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等等。在這些事件的一段時間之後,中美關係就緩和下來了,並沒有為這些事件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可是現在由於天安號軍艦被炸沈的事件之後,中美兩國交惡,各方都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所以惡化的趨勢在升級而不是在降級。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從更廣泛的領域,從更深層次來分析中美關係,也就是要分析美國的對華政策和對華的戰略。

現在的國際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立的,過去的70年來,美國一直希望領導和開發一個開放的民主的國際秩序。美國主導創立了聯合國、世界金融體系、石油能源體系,之後又創建了世界貿易體系,建立了WTO世貿組織。那麼在過去的70年期間,尤其在冷戰期間,美國西方推進了多邊主義,和前蘇聯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冷戰。

蘇聯瓦解之後,西方並沒有去遏制和圍堵中共。六四大屠殺之後也僅僅是一個武器禁運。但在另一方面,也就是貿易、金融、科技、文化等等的諸領域,加強了中美兩國的交流。美國給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之後又接納中共為WTO成員國,和這個相對比的,美國在經濟貿易金融和科技領域對蘇聯是全面封殺的。

美國之所以在以上這些領域對中國開放,就是要吸引中國進入國際和平和自由社會,接受現實的國際秩序。1991年以來,美國鼓勵全球化和民主化的發展。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把許多獨裁專制國家帶進民主社會,專制獨裁的紅色帝國蘇聯轉變為民主俄羅斯了,但是邪惡的中共政權,不但沒有向民主化轉變,反而更霸權了。

過去30年,中共充分的利用西方和美國給它的各種各樣的貿易、金融、科技、文化,以及接納留學生的種種優惠和方便的條件,使中國慢慢的壯大起來了。所以中共自認為自己壯大了,它現在不但不走向民主自由社會的道路,相反的走向武力擴張的道路,要改變現實的國際秩序。

中美建交32年,美國一直試圖把中共政權引入和平自由的國際社會,促使中國走上民主化的軌道。但現在看來,美國是幫了中共政權變成了有巨額外匯存底的霸權國家了,並沒有達到初衷的目標,也就是幫助中國建立一個民主化的中國。這是中美的現狀,這30年來過去所發生的事情。

那麼我們來看看中共是怎麼對待過去30年來所走過的道路,也就是中共怎麼對待中美關係,和怎麼對待國際秩序,它的基本立場是什麼?我們看看今年在網上流傳的胡錦濤的內部秘密講話,我們引用它一段。

胡錦濤講:從馬恩列斯到毛澤東統治,都把革命暴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共產黨宣言〉說,共產黨人不需要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它們公開宣布,它們的目的是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無產階級將在暴力鬥爭中得到整個世界的一切。毛澤東說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能改造。

可見在胡錦濤的眼裡,他對現實的社會秩序,根本是不屑一顧、不放在眼裡,他最終是用暴力用武力把它推翻掉,要實現共產主義,他的話裡面講得非常清楚。所以他怎麼能夠接受美國及西方國家所創造的現存的國際秩序呢?儘管這個秩序給中國中共的壯大帶來無窮的好處,可是它還是不接受。

你看看胡錦濤自己內心的表白,他說其實早在文革之前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通過對「蘇修」論戰,我就下定決心永不變質,為世界革命獻身,那時候由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9篇批判蘇共的公開信,對我們的教育非常深刻,使我永生難忘。後來傳出毛澤東的批示,說我們這一代青年將親手參加埋葬帝國主義的戰鬥,我聽說後興奮了好幾天,而夜不能眠。從那以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參加這場決定誰勝誰負的最後鬥爭。

可見胡錦濤在他的血液裡頭,他的骨頭裡頭,他的內心思想裡頭,他一定要改變現代的國際社會秩序,要把帝國主義埋葬在他的手裡。胡錦濤還非常狂妄的講,他說我們關起門來打開天窗說亮話,就是全世界都由我們黨領導和安排,不僅從思想、文化、經濟及政治上,也要從組織上有保證,為全地球製定統一計畫。只有到了那一天,我們才可以說,中華民族世界革命人民,現在有了的就等於永遠有了。

共產黨現在目前第一個目標,它要在全球發展它的勢力,要在全球發展共產黨的影響力,要在全球培養共產黨的同情分子,和黨外的積極分子,所以它在全球建立了孔子學院300所。他說我們要用培養共產黨的同情分子和黨外分子,去做一個有用的人才,而不是由於我們突然喜歡起孔子和孟子來了,不是由於我們要回到五四運動之前的孔孟時代。他講得很清楚,成立孔子學院要在全世界擴大影響,就是為了儲備統治全球的人才和幹部。

第二點他也講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增強軍事力量和不流血的戰爭手段,也就是要增加在〈共產黨宣言〉裡面所講的無產階級革命暴力的手段和力量。

下面我想引用一段胡錦濤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對中美關係的一個基本立場、基本判斷。他說:我們政治局就有一個最基本的顧忌,中美戰爭也就是中西戰爭最後是不可避免的。小平同志講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不是講永遠打不起來,相反是必定要打起來。將來我們要按照我們的戰略布署,看準了時機就要先發制人,制敵機先,而不是要等他們先打到北京城,我們退守到井崗山和西安之西,再進行反擊。

上面我引用了胡錦濤他的內部講話所提到的,對中美關係,對世界大戰以及對現存的國際秩序的基本立場。那麼在這一個基礎上,它制定了中共的政策。

它(中共)自認為它的力量壯大了,它估計它可以利用目前世界的環境,也就是金融風暴、國際貿易蕭條、美國失業人口增加、美國的美元貶值,以及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打了8年戰爭沒有最終結束、美國對伊朗的鬥爭在持續增加、北朝鮮挑戰美國等等,這樣一個國際環境底下,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認為,它們的力量壯大了,它們可以在這個時候一舉把美國壓下去。

所以在這個基本判斷上以及它們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打仗。要消滅帝國主義,要在全球推行共產主義的,要實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夢想的。在這個時機它就向西方國家向美國進行挑戰。

可是實際上,中共的力量有多大呢?我們且不講它現在的經濟狀況以及它的社會狀況,以及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內外交困、天災人禍等等,一切目前國內狀況我們且不談。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看看它的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多大。

美國的《新聞周刊》在8月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中國夢為何中央王國不能真正接管世界」。它文章裡面大體的意思是這樣的,說近幾年來中國和亞洲的其他國家,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商業貿易合作是在逐步的加深加寬,它的軟力量以及外交,在這些地區還做得有聲有色也不錯。

但是由於文化、語言和地理的位置的差異,中國很難超越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哪些地區呢,就是亞、非、拉。

儘管在2010年7月,中共自己宣布它已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的文化、軍事、經濟和科技的領域裡面,很難超越美國,成為這些地區的主導力量。中共的影響力在這些地區是好壞參半,並且經常受到美國力量的削弱。

世界各國的輿論報導中,涉及到中共政權究竟是如何超越美國稱霸世界的時候,那它就沒有用背景,就顯示著極度的奇缺,而且國際影響力也變得很混雜,往往比美國的影響力要矮了一大截。

我們具體講在非洲,中國在非洲的經貿實力以及軟實力都不如美國。美國仍然是在撒哈拉以南的南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占據非洲總貿易量的15%,而中國只占10%。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量,只占非洲石油儲備量的17%,而美國占29%,歐洲甚至高達35%。中國的影響力在非洲下降,其部分原因是中國被指控它在非洲的一些能源設施和基礎建設項目,存在著腐敗和偷工減料的現象。所以使得非洲人逐漸逐漸不相信中國的工業和能源建設的能力。

在文化軟實力方面,那更不用講了。美國在非洲有更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奧巴馬,這位第一位非洲裔的美國總統,加大了美國和非洲民眾的聯繫。很多非洲的旅館、餐館、洗車店、洗衣店都以奧巴馬來命名。

我們再看看亞洲,美國在亞洲仍然有他的王牌,他的王牌在哪裡呢?他的王牌就是他主持人權、民主、法治這些理念觀念,讓東盟、印度、日本包括台灣在內都能夠接受。而中共這些欺侮人權,不管人權人道的事件屢屢發生,有些亞洲地區,很多人拒絕而不接受的。

可是由於中共在亞洲的特殊地理位置,它在過去的10年中間,跟亞洲發展的經濟貿易活動加強了。所以在2008年中國對亞洲國家的貿易額達到2,300億美元,而美國是達到1,780億美元,就小了一點。可是它那個貿易內容是什麼?中國的在亞洲各個地區的商貿流通,主要是以低價值的半成品為主,這種貿易不會有利於東南亞國家,亟待需要技術的轉移和升級。

我們再看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由於文化和地理的差異,導致中國在拉丁美洲是完全不如美國,美國和拉丁美洲注定會走得很近,這一點中國是無可比擬的。美國在拉丁美洲的軟實力也超過中國,尤其是在流行文化、語言和各種理念等等。

儘管中國努力在拉丁美洲建立許多孔子學院,全世界有三百多所孔子學院,拉丁美洲有12所,但是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和拉丁美洲的文化是幾乎完全不同的。那麼在中國內部講西班牙話的人是屈指可數,寥寥的少數,你怎樣能夠從語言文化等等去影響拉丁美洲呢?很難做到。

另外一方面,當世界上發生了災難的時候,這些受災國家尋求幫助的,第一個去尋找美國而不是尋找中國。你看!海地地震以及最近的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還有非洲的烏干達首都發生爆炸這些事件,儘管巴基斯坦有反美的情緒,烏干達也有不喜歡美國人的地方,可是一發生災難的時候,他們首先想的是美國這個老大哥可能會幫我忙。果然美國就伸手幫他忙了,我看在人權人道的立場上我一定幫你忙。

中國呢?沒有!中國幫你忙首先要掂量掂量我給你好處,你能給我好處嗎?我們交換吧!那麼在其他世界國家,在歐洲也好、在澳洲也好,中國無論是經濟力量和軟力量的市場,那更不是美國的對手。

基於上面我所講的中美關係的現狀,中共對國際秩序和中美關係的基本立場,以及國際輿論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軟實力的一些評估。基於這三點,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美國的戰略趨勢,也就是美國對華的戰略趨勢。

在8月11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美國必須調整對華戰略」,作者是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研究常務董事托馬斯‧懷特。他建議美國應該改變對華的戰略。懷特他是站在一個全球戰略的角度來觀察中美關係。懷特認為,中國在變得富有的時候,絲毫沒有顯示出它有任何民主化的跡象。

那麼現今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就面臨了一個問題,就是說在一系列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護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對新興的國家,特別是對中國,你要把它接收到國際秩序裡來嗎?這是第一點。進來以後,能不能夠不損害國際秩序的核心原則呢?在美國相對實力衰弱的時候,它是值得美國應該準備在國外做多一點,還是做少一點呢?這是懷特他所提出來的一些問題。

我們看看奧巴馬怎麼做?奧巴馬政府一上台的時候,他最初認為最好的策略就是拉攏中國參加這一個國際秩序,因為奧巴馬相信,中國和美國有著共同的核心利益,尤其在全球金融風暴,國際貿易衰退的時期,中美兩國應該全力合作共渡時艱。所以在人權、西藏和台灣的軍售問題上放得很低調,給足了中共面子。

但是中共高層判斷錯誤,認為美國的國勢已經走下坡了,是美國有求於中共的政權,而同時中共也高估了自己的力量,想利用金融危機來壓倒美國,所以在天安號事件上,在防止核武擴散上,以及防止全球暖化問題上,中共對美國要麼是不合作,要麼就是刁難。這些事情終於使奧巴馬政府團隊頭腦清醒,使他們感到拉攏中國加入全球現在的國際秩序,融入國際社會之內的這種戰略已經走到了盡頭,沒辦法再繼續走下去了,所以不得不改變對華的戰略。

那麼我們看奧巴馬是怎樣改變他的對華戰略?首先是在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局的推動底下,這是國務所下面的一個機構,美國的亞洲政策首先發生變化。2010年美國加深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包括印尼、越南和韓國。除了在黃海舉行美韓聯合軍事演習之外,美國介入了南中國海領域的爭端,明顯的支持東盟國家來對抗中共,更加明顯加強美國和越南的軍事關係,要在南中國海舉行美越聯合軍事演習,給中國施加壓力。

美國正在主導要在亞洲建立「亞洲版」的北約,為了遏制和圍堵中共。而北約在冷戰結束之前,整整50年用北約來遏止和圍堵蘇聯,最終成功了。所以美國認為在亞洲成立一個北約,同樣遏制和圍堵中共,我不跟你打仗但是我圍著你,我消耗你的力量,等待中國內部的變化,最終一舉而起,結束共產黨專政,使中國能走上民主化道路。

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改變,這個改變使人們有希望,最終結束人類的邪惡的政權,共產主義的邪靈。如果不結束中共政權,那麼要胡錦濤實現他的夢想,他拼命發展經濟,推動武器更新、擴張軍備,他用這些武器和裝備來實現〈共產黨宣言〉的夢想,來把美國和西方的現存的國際秩序全部消滅,建立共產主義制度在全世界。所以兩軍相對壘,是非常明顯的。在沒有打仗之前,我先圍堵你、先遏制你,這是美國正在走上這一條新的戰略。

那麼中美之間有沒有可能會戰爭呢?我看有很多因素決定會不會戰爭,但是首先我把你圍住、遏制住,也可以說我不讓你先發制人來打仗。美國建立「亞洲版」北約就是要防止中共擴張,防止中國戰爭,但是中共正在利用這件事情,也就是在南海和黃海舉行軍事演習這兩個事件,中共正在積極擴張它民族主義的叫囂。

我們看《解放軍日報》在8月12日發表一篇文章,作者是中共的一個少將羅援,這篇文章叫「武力炫耀的背後是霸道」,文章結尾提出這麼一段話,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各位聽眾你們一定記得,這段話誰曾經用過?毛澤東。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期間,他採取的策略是「一分抗日,二分周旋,七分發展」,擴大自己的勢力準備奪取全國政權。可是到了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共對壘,在國共戰爭發生之前,毛澤東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最終戰爭打起來了。

那麼我們講,在去年10月,美國航母「華盛頓」號曾經在黃海舉行過軍事演習。中共沒有公開講話,也不講你侵犯了我的領海、領空。可是到了今年,美國一再宣布,黃海是公海,不是你中國的領海。而中共現在一再宣布,美國和韓國在中國的近海舉行軍事演習,它都不允許,包括在朝鮮半島的東部的日本海,朝鮮半島的西部的黃海,這些都是公海,你要舉行軍事演習嗎?中共的軍人告訴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那麼我們請問一句,怎麼樣對「犯」下個定義?你不是隨便可以下的嘛!你現在把黃海的公海擴張為自己的領海,人家在公海要做什麼事情你都要管。那就是說,在我共產黨的力量擴大的時候,我可以把勢力範圍無限的擴大到國際公海、國際領空、領海。別人一靠近你的時候就說侵犯你,那就是你無形的一直在擴張。中共的軍事力量擴張到公海上,那美國當然不幹。

就在昨天,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他就公開講,黃海是公海,中國沒有權力把它的領海擴大到公海,所以美國有權力在公海上舉行軍事演習和軍艦的航行,這是自由地區,你中共沒有權力來干涉。

那麼中共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對美國的軍事演習,而自己又在黃海公海上舉行軍事演習。它的目標就是中共現在面臨著水深火熱、內外交困的時候,一方面要處理國內的矛盾;另一方面把這些矛盾要轉移到國外,讓中國民眾的視線和焦點轉移到美國人頭上。也就是說,一再掀起抗美、反美的輿論和浪潮,轉移到美國人頭上,來解脫它自己內部的困境。這是它正在做的。

所以我今天講,美國改變對華的戰略,他的事實依據以及他的走向,最終這個戰略要走到一個什麼結果出來?我是希望美國用圍堵遏制的方式結束中共的政權,而不用打仗,改變亞太地區的勢態,最後再全面結束共產主義邪靈這個思潮的力量。

美國是想,利用「亞洲版」北約來遏制和圍堵中共,最後結束中共專政而避免戰爭。這是一種理想的結果。但是,畢竟中共和蘇俄還是不同。蘇聯在二次戰爭之後,他自己成立一個封閉性的經濟體系、軍事體系,他不和世界各國交往,中共不是,它現在和全世界各國進行經濟、貿易、文化的交流,所以中美之間,或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戰爭,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為根據歷史經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類似於第一次世界戰爭之前的德國和英國之間的關係。也類似於第二次世界戰爭,日本跟美國之間的關係。他們有經濟交往,甚至有非常熱絡的貿易關係,最後還是發生了戰爭。所以中美之間,和中國、西方之間的戰爭,隨著今後勢態的發展,不可能完全避免。

所以戰爭的存在取決於各種因素,但是基本因素是因為中共要破壞、消滅現存的國際秩序,要推行它的共產主義制度於全世界,西方民主國家絕對是不會接受的。這個基本的矛盾存在,那戰爭的基本因素就存在。謝謝各位收聽,再見。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伍凡評論》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智庫:閃避中美軍事交流 共軍隱藏實力
美雜誌:中共善搞高深莫測的外交模式
新聞週刊:美中雙邊浮現新緊張關係
【新紀元】是該「踢友」中共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